“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2018年1月6日,央視4套推出全新文化訪談節目《謝謝了,我的家》。已退休兩年多的“國民大姐”敬一丹應邀擔任主持人,再次給億萬觀眾帶來精彩與感動。

兩年前,敬一丹從央視退休時,一度出現焦慮、失落等症狀。在丈夫和女兒呵護下,敬一丹出書、講學、做公益,比上班時還忙。擺脫退休不適後,敬一丹迎來嶄新人生……

“國民大姐”出現退休不適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主持完最後一期《焦點訪談》,正式從央視退休。傍晚,王梓木趕到中央電視臺接妻子回家。敬一丹將個人物品放進車裡,然後站在辦公大樓門口,輕輕揮手說再見。不知不覺間,淚水湧滿她眼眶。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敬一丹時年60歲,哈爾濱人,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進入央視工作。27年間,她先後出任《焦點訪談》《感動中國》《一丹話題》《東方時空》等名牌欄目的主持人。敬一丹語言親切,頗具親和力,是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國民大姐”。

王梓木也是哈爾濱人,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系,現為華泰財產保險公司的董事長。獨生女兒王爾晴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現為慈善機構美麗中國的高級募資經理,一家人生活溫馨幸福。誰知敬一丹的退休,打破了全家人的平靜……

次日早晨6點,敬一丹洗漱完畢,習慣性地背起包去央視上班。丈夫提醒道:“你已退休了,還去單位幹什麼?”驀然間,一陣傷感向敬一丹襲來:“真快,一晃就退休了。”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幾乎一夜之間,敬一丹感覺自己蒼老了。常常凌晨兩三點,她就醒來了,推醒丈夫,絮絮地說女兒,回憶過往歲月。王梓木尚未退休,無法理解妻子內心的焦慮失落:“不就退個休嗎,你怎麼這麼脆弱?”

2015年6月,王梓木赴瑞士考察,半個月後返京。這次他帶回兩盒瑞士奶酪。以前因職業原因,敬一丹注重身材保養,正餐後對再精緻的美食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她一連吃了3卷奶酪,還饕餮了一大塊奶油蛋糕。

睡覺前,敬一丹喝了三杯減肥茶,夜裡幾次上洗手間。她一會打開床頭燈,一會將茶几、凳子撞得砰砰響……王梓木說:“你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嗎?何苦呢?”敬一丹回答道:“你怎麼一點也不理解我?”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一個星期後,王梓木邂逅北京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朋友。對方問他:“敬一丹老師退休後在忙什麼?”以前王梓木從不在公眾場合說家長裡短,這次他原原本本講述敬一丹退休後的生活狀態,說:“我想不明白,她退休前後怎麼判若兩人?”教授朋友告訴他:“你愛人這是典型的退休不適。”王梓木的表情有些凝重……

父女結盟美麗心情

心理學教授繼續分析道:“相當一部分退休人員剛離開工作崗位,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不適。只要家人積極引導,給予親情溫暖,退休不適不會引發嚴重後果。”王梓木心裡踏實了。

妻子退休後太閒了,如果讓她有事做,就能緩解焦慮和失落。早在2014年,敬一丹就忙裡偷閒將自己20多年的職場經歷用文字記錄下來,已斷斷續續寫了14萬字。2015年7月,王梓木鼓勵妻子:“你現在不上班了,何不將職場經歷寫完?”丈夫的提醒,激發了敬一丹的寫作熱情。此後每天吃過早飯,敬一丹就坐在電腦前撰寫職場回憶錄。妻子每寫完一個章節,王梓木第一時間拜讀。僅1個月,敬一丹就完成了尾稿創作。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不久,書稿交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書名定為《我遇到你》。敬一丹應邀赴山東、河北、湖北等地簽名售書時,王梓木全程陪同。丈夫的溫情,讓她心裡湧上從未有過的幸福……

然而身為華泰保險公司的老總,王梓木工作千頭萬緒,一旦他忙起來就顧不上敬一丹,甚至一個星期才能見一次面。如此一來,敬一丹的退休不適反彈了。此後她不是說頭暈,就是說胳膊酸……丈夫陪她去醫院檢查,什麼器質性疾病都沒有。醫生告訴王梓木:“你愛人身體很健康,屬心因性不適。”女兒王爾晴很孝順,王梓木決定與她結盟,共同陪伴敬一丹抵禦退休不適。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9月初,王梓木將敬一丹的生活現狀告知女兒,希望她多陪陪媽媽。王爾晴嗔怪道:“爸,您怎麼不早通知我?”王梓木一聲嘆息:“你夠忙的了,爸不忍讓家裡的事煩你。”“父母遇到什麼難事,兒女應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接下來的日子,王爾晴忙完工作,就駕車往父母家趕。她教媽媽烤披薩、調雞尾酒。然而,王爾晴發現媽媽並不快樂。媽媽骨子裡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必須讓她走出去擁抱生活。

美麗中國的主要職責是招募優秀教師,然後赴貧困地區支教。身為募資經理,王爾晴給媽媽講述山區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及老師的奉獻與犧牲。敬一丹被感染了,對女兒說:“媽媽對公益事業有興趣,也想為孩子們貢獻一份力量。”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在女兒安排下,敬一丹多次赴廣西、四川等邊遠山區,隨美麗中國工作人員開展支教專項服務。她將貧困兒童的學習、生活現狀拍成照片,上傳到微博,號召更多教師赴貧困山區支教。美麗中國美麗心情,敬一丹的退休不適大為緩解。

退休後實現“逆生長”

丈夫和女兒都是職場中人,有各自的事業,敬一丹決定自我調節,在瑣碎的生活中尋找激情。她主動走出家門,融入火熱社會。2016年1月,敬一丹應邀在北京大學給本科生開設課程,主講“口語傳播”;她還在中國傳媒大學及北京大學帶藝術碩士研究生。一幫年輕人帶給她朝氣與活力,敬一丹感覺自己變得年輕了。

就這樣,敬一丹的退休生活充盈豐滿起來,忙忙碌碌的她根本沒有時間煩惱,又恢復了往昔的幹練和從容。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退休後,敬一丹與很多失去音信的大學同學有了聯繫。她特意建了一個微信同學群,與一幫老同窗互聊各自的生活、兒女、配偶及心情;回憶工農兵大學半工半讀的校園生活……懷舊情緒在敬一丹心中蔓延開來,她忍不住熱淚盈眶。王梓木向妻子提議:“你為什麼不把這些故事寫下來,以出書的方式記錄那段歷史?”丈夫的提議太好了,敬一丹決定再出書。

隨後,敬一丹在同學群裡發起倡議,得到熱烈呼應。她正式向每一位老同學約稿。在敬一丹引導下,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公共郵箱裡陸續收到來稿。見妻子忙不過來,王梓木承攬一審任務,與敬一丹一道給稿件取標題、潤色,進行文字再加工。

“國民大姐”敬一丹:克服退休不適後的“逆生長”

2017年6月,敬一丹和同學們的新作《我 末代工農兵學員》正式出版。敬一丹應邀赴全國各地簽名售書,給學生上課,與書友微信互動交流……比上班還忙。她不僅延續了上班時的緊張忙碌,還有許多新的成就在生成,退休不適徹底煙消雲散。敬一丹臉色紅潤,精神飽滿,每天風風火火。丈夫和女兒戲稱她“60歲的年齡,30歲的精神狀態”。敬一丹哈哈直樂:“我這是逆生長!”

2017年12月,央視4套推出新欄目《謝謝了,我的家》。該欄目以長輩的言傳身教作為切入點,講述嘉賓們的家風傳承故事。鑑於敬一丹豐富的人生閱歷、濃厚的文化積澱,欄目組再次邀請她擔任主持人。在丈夫和女兒支持下,62歲的敬一丹重返央視,再次給億萬觀眾帶來感動和精彩!

回首兩年多的退休生活,敬一丹感慨萬千:退休不是暮年,不意味著衰老;只要調整心態,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尋找激情和快樂,退休生活依然可以繁花似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