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又動武!大批軍警主動出擊,很難得打了個大勝仗

印度突然又動武!大批軍警主動出擊,很難得打了個大勝仗

印度內部矛盾爆發,國內政府軍與游擊隊展開激戰,印度軍隊非常少見的“大獲全勝”,引發印度媒體狂歡,但此次“大捷”卻意外的掀開了印度國內的重重矛盾。

據觀察者網2月7日的報道,印度中部恰蒂斯加爾邦爆發嚴重衝突,印度軍隊在當地大批警察的配合下,突襲了該地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擊斃至少10名武裝人員,而印軍無人傷亡。此次戰鬥讓戰力備受詬病的印軍“士氣大振”,印度媒體對此次突襲行動做了廣泛的報道,將其作為一次重大的勝利來宣傳。據悉,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發源於西孟加拉邦,是印度境內著名的毛派武裝,長期與印度政府對抗,是目前印境內的主要反政府組織。

作為毛派武裝,納薩爾武裝最大的目標是在印度境內推行“土地革命”,雖然印度政府承諾解決貧民的土地問題,進行相關的改革,但印度前總理拉奧表示,政府依然沒有解決土地問題,印度貧富分化極為嚴重。印度10億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依靠牛車的赤貧狀態,15%的人口實現了“兩輪經濟”,可以買得起單車和摩托,而只有2%的人口獨佔到了印度發展的成果,位於印度社會金字塔的頂端。

印度突然又動武!大批軍警主動出擊,很難得打了個大勝仗

接受左派思想的納薩爾武裝,就是希望通過“人民戰爭”、“游擊戰”的方式,來“倒逼”印度政府進行改革,甚至“團結一切無產者”,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據印度方面的估計,目前納薩爾武裝人員起碼有1萬-2萬人,廣泛分佈於印度22個邦內(印度一共27個邦),在印度40%面積上進行活躍的武裝鬥爭。印度軍方和警方雖然多次圍剿,但依然沒有將其“斬草除根”,納薩爾武裝甚至在中部和東部貧困地區建立了面積約為9.2萬平方公里的“獨立王國”,被稱為“納薩爾地帶”,成為印軍揮之不去的夢魘。

自1967年起義以來,僅僅裝備步槍、火箭筒的納薩爾武裝給印度軍方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據不完全統計,印境內91%的武裝衝突出自納薩爾之手,單單2004年到2009年,納薩爾武裝就對印軍和當地警方發起了10000多次襲擊,導致4000多人傷亡。不少的突襲還具有教科書般的水準,比如2005年,一千多名納薩爾武裝突襲傑哈納巴德監獄,救走350名武裝成員,包括當時納薩爾武裝的主要領導人A•卡努。2010年4月份,納薩爾武裝突襲印度警察部隊,導致76名印度警察死亡,而自身僅僅傷亡了2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去年11月26日的報道,印政府軍與納薩爾武裝在印中部地區發生激戰,2名印度安全人員死亡,而納薩爾武裝沒有傷亡。正是由於印軍常年在與納薩爾武裝的對抗中處於下風,因此2月7日印度軍方一舉擊斃10名納薩爾武裝,堪稱是一次“大捷”,極大的鼓舞了印政府軍和當地警察的士氣,對其大肆宣傳。但事實上,目前印度境內的“革命形勢”依然如火如荼,印度國內的矛盾非常嚴重。

印度突然又動武!大批軍警主動出擊,很難得打了個大勝仗

納薩爾武裝發源地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在2017年6月份就發生了嚴重的騷亂,而這次舉行“暴動”的卻並非納薩爾成員,而是常年生活在當地的廓爾喀人。之所以會引發了綿延2個多月的騷亂,就是由於印度政府強行在當地推行孟加拉語教學,引起了當地廓爾喀人的強烈不滿,廓爾喀人走上街頭焚燒輪胎,封鎖交通,要求“獨立建邦”,這意味著要脫離印度政府的管理,等於是要實現“自治”。

印度是一個奉行霸權主義的南亞大國,建國之後就陸續吞併了不少的國家,如錫金、達曼和部分克什米爾,還駐軍不丹進行控制,數十年來吞沒了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執行霸權政策的同時,印度也集聚了嚴重危機,分離主義、意識對立、宗教矛盾叢生,如穆斯林、錫克教徒同印度教之間的衝突,不僅造成成千上萬印度人死亡,還導致了印度政局動盪,類似納薩爾運動,正在印度境內呈“星星燎原”之勢,嚴重阻礙印度“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