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解“為何愛會傷人”,是情感溝通的必修課

去了解“為何愛會傷人”,是情感溝通的必修課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這首傳唱多時的經典歌曲《後來》,想必很多人聽過。你有沒有對開頭這兩句歌詞尤為印象深刻呢?我們一直將愛掛在嘴邊,在心裡銘記,在現實生活中回味和咀嚼,可是我們真的懂得愛嗎?又懂得如何去愛嗎?我們也一直說,渴望遇見對的人,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有沒有對的愛一說、愛又是否需要理性?

在我們身邊,在無數的影視作品和書籍裡,常可以看見愛情的美好,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能克服諸多困難,但同樣在我們身邊,在無盡的影視作品和書籍裡,又常看見愛情的悲劇,愛是人類最脆弱的情感,愛製造了很多麻煩,也對我們提出了很多挑戰。

武志紅老師的這本《為何愛會傷人》便是圍繞著愛的脆弱面展開,藉助對大量情感和婚戀實例的剖析,對“愛是美好的,但為何會傷人”進行了總結,一點點揭示了愛會傷人的原因。

眾所周知,童年經歷對習性的養成作用明顯,卻鮮有人注意到童年經歷也潛移默化影響著擇偶標準。武老師正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由愛的結果出發,通過對原因的分析,使得我們能夠在他人的經歷和經驗裡不斷地學習和感受,對比自身,學會反思,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自我和原生家庭的關係,認識現狀和童年的聯繫。

去了解“為何愛會傷人”,是情感溝通的必修課

和一般的情感散文、愛情小說所不同的是,武老師在“愛的實踐和應用”層面,重新解讀了愛,充滿了治癒的力量,帶領著我們摸索“愛”作為動詞的屬性。愛固然是一種本能,可是我們如何面對愛、善待愛,卻是一門學問。沒有人天生就是“對的”父母,也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怎麼做“好的”兒女,《為何愛會傷人》或許可以成為幾代人之間情感溝通的紐帶。

這本書看似是解決婚戀難題的“情感指南”,但鑑於武老師在書中反覆提出的“戀愛是童年關係的一次輪迴”的重要觀點,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了自己的父母、家中的親人以及身邊已經成為父母的至交好友。我的一位摯友,在自己將近三十年的時光裡,總是埋怨自己遇人不淑,她在讀完這本《為何愛會傷人》後,不僅用心嘗試用書中的觀點分析童年經歷所導致的心靈癥結、而且勇於說出了壓抑許久秘密,和父母化解了誤會,以智慧化解了個人感情裡的難題,並苦盡甘來,迎來了真正的幸福。

這本書有何魔力,以全書四個章節的關鍵詞為例,《為何愛會傷人》讓可能晦澀的心理學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它是一本能讓你我懂得發現內在、審視內心,從而與自我和諧相處的心理學讀本,其立足於答疑解惑,又不在原因層面止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我們縱然能對愛想當然,卻不可對自己、對別人想當然,在某種程度上,它更是適合新手父母一讀再讀的好書,也充分揭示了每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去了解“為何愛會傷人”,是情感溝通的必修課

01 看見真實的自我和對方,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為何愛會傷人》寫道,很多人因為陶醉在愛情的夢幻裡,才被愛所傷,其實是因為不懂得處理幻覺與真實的關係,大多數人只是看重結果,卻很少問為什麼,武老師一再強調“真愛”和真實的自己、真實的對方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書中通過大量愛情、婚姻遇到的實際困難和真實疑問,以情境重現的方式,對愛的行為進行了客觀理性地分析,並親切地告訴讀者如何用簡單的心理治療法要面對衝突,必須清楚自己的幻覺,看到自身和對方的真實存在,努力看見真實的自我、學會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才能發現愛、收穫愛情。只有瞭解了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長大,以平常心正視家庭這個系統內的愛和矛盾。

02 追溯童年的幸與不幸,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為何愛會傷人》在書裡提到的案例,絕大多數都和童年傷痛有關。童年所經歷的幸與不幸將在成年後的感情關係中反覆展現,因而童年時我們與異性父母的關係可能決定著後來與愛人的關係,我們如何與孩子相處,或將影響著孩子今後的感情選擇和感情歸宿。追溯童年,是對我們的重要提醒,這或多或少要求成年之後的我們要嘗試回想和反思,要正確看待童年的幸福與不幸。如果快樂,我們要如何延續幸福感,把愛傳遞下去,如果是創傷,我們要如何找到諒解的出口,與回憶和解,如何避免自己童年時的創傷投射給孩子,皆是十分重要的。怎樣以積極的愛去對待自己,怎樣以正能量的愛和關心去呵護下一代的成長,無論是我們身為子女,還是我們成為父母,值得彼此共同學習。

03 認識愛的孵化器作用,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為何愛會傷人》最重要的觀點之一是,不要將你人生的答案、你幸與不幸的原因都歸結到對方的正確或錯誤上,既要以愛人、家人的感受為先,也要兼顧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唯有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對別人,一旦如是想,親密關係就不再是單純的輪迴,而會成為一個孵化器,孵化你的心,將你的心從孩子狀態升級到成人狀態,讓你有所思,有所改變。一旦勇敢的認識愛,不再懼怕愛,將心打開,愛才能流進來,自己對他人的愛才能流出去,人生才能正循環,深厚的感情才得以建立,親密的關係才得以穩固。女性總是有被拋棄的焦慮,男性總是有被吞沒的焦慮,但請記得安全感的按鈕永遠在自己身上,彼此的感受是可以獨立而融合的,內心有了支撐,看待愛也將不再只有狹隘和執著。

去了解“為何愛會傷人”,是情感溝通的必修課

愛這件小事,不是每天照著心靈雞湯大聲誦讀就能獲得無窮自信,愛這件小事,不是用多愁善感就能獲得真正的智慧之道,它需要勇於嘗試、樂於學習,需要及時地調整和糾正,需要一心朝前看,也不忘和過去握手言歡。所以,感謝這本《為何愛會傷人》,讓我們有幸學到愛的心理學,讓每個想成為更美好的大人們,有所感悟,有所積累。

遙想年少時的愛情,多半有悸動、有美好純粹,也有解不開的困惑,而隨著少男少女慢慢長大,成年人的感情世界似乎面對著更多、更復雜的愛情裡的那些事,光芒萬丈,也有與無數惆悵,這不但是因為“相愛容易相處難”,更在於“解鈴還須繫鈴人”。

曾經看到香港情感作家張小嫻寫道,“在對的時間出現的,不可能是錯的人;在錯的時間出現的,也不可能是對的人。所謂對錯,也許只是毫無意義的感嘆,甚至只是一個藉口。你對了,時間也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