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政策力度加碼,更加註重建立長效機制


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政策力度加碼,更加註重建立長效機制

為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指出,雖然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下一步要通過綜合施策,實現各類所有制企業在融資方面得到平等待遇,確保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得到切實改善,確保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在具體措施上,《意見》要求,堅持對各類所有制經濟一視同仁,消除對民營經濟的各種隱性壁壘;聚焦難點,解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問題,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意識和能力;堅持標本兼治原則,注重優化結構性制度安排,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民營企業質效。

就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郭毅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以往只是注重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的措施相比,《意見》裡的舉措具有整體性和長期性特點,有利於解決一些深層次問題,以更好地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促進中國實體經濟的振興。

更有針對性地支持民企融資

為提升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意見》提出實施差別化貨幣信貸支持政策,包括:調整商業銀行宏觀審慎評估參數,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把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覆蓋到包括民營銀行在內的符合條件的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票據融資支持力度,簡化貼現業務流程,提高貼現融資效率,及時辦理再貼現;支持民營銀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銀行等中小銀行發展,加快建設與民營中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

另外,《意見》還提出要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包括:支持金融機構通過資本市場補充資本;加快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工具創新,支持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等創新工具補充資本;把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質量和規模作為中小商業銀行發行股票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範圍限制,規範實施戰略性股權投資。

郭毅表示,《意見》不僅是簡單地鼓勵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授信放貸,更多是從金融機構自身考慮,比如出臺措施幫助金融機構發行債券,強化其再融資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解除了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

為增強民營企業融資的適用性,《意見》還提出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包括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制度,加快民營企業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審核進度;結合民營企業合理訴求,研究擴大定向可轉債適用範圍和發行規模;擴大創新創業債試點,支持非上市、非掛牌民營企業發行私募可轉債;促進新三板成為創新型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民營企業債券投資力度。

強化融資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民營企業更好地融資,離不開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針對當前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意見》要求從戰略高度抓緊抓好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其中提出,依法開放相關信息資源,推動數據共享;抓緊構建完善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等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互聯互通;支持徵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利用公共信息為民營企業提供信用產品及服務。同時,加大對守信的激勵和失信的懲戒力度。

郭毅就此分析認為,以前徵信監管體系不健全,對企業的信用評估只針對一些局部。這次把技術性、平臺性因素都考慮在內,通過強化融資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增強中小民營企業的信用意識,完善外部約束機制。

此外,《意見》還提出,商業銀行要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把主業突出、財務穩健、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作為授信主要依據,合理提高信用貸款比重;要依託產業鏈核心企業信用、真實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無需抵押擔保的訂單融資、應收應付賬款融資。

多舉措推動長效機制建立

從長遠來看,要想真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最終還得靠“標本兼治”。《意見》要求,在有效緩解當前融資痛點的同時,要精準分析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背後的制度性、結構性原因,注重優化結構性制度安排,儘早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針對不少銀行不敢、不願給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貸款的情況,《意見》提出,要抓緊建立“敢貸、願貸、能貸”長效機制。在銀行內部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提高不良貸款考核容忍度;設立內部問責申訴通道,為盡職免責提供機制保障;授信中不得附加以貸轉存等任何不合理條件;嚴厲打擊金融信貸領域強行返點等行為。

同時,為有效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意見》提出,新發放公司類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比重進一步提高;貸款審批中不得對民營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同等條件下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貸款利率和貸款條件保持一致;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要主動作為,加強普惠金融事業部建設,在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和金融服務水平等方面積極發揮“頭雁”作用。

“這些都是幫助民營企業渡過‘寒冬’,走向‘春天’的有力舉措。”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曉東向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融資是企業運營的核心環節之一,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意見》裡提出的舉措不是針對某一個部門,而是更具有系統性、全面性,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政策力度加碼,更加註重建立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