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去哪」獲千萬美元級B2輪融資,繼續拓展發展中國家國際物流業務

剛剛在去年11月底完成來自日本住友商事亞洲資本B1輪融資的運去哪,於近日再次完成千萬美元B2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全球知名投資機構Coatue領投,老股東DCM、招商局創投、源碼資本跟投。

運去哪創始人&CEO周詩豪向36氪表示,可以把運去哪理解成國際物流服務商的攜程:運去哪要做平臺,讓各家服務商進駐,實現全程在線交易,是典型的傳統服務互聯網平臺化模式。

和攜程不同的是,跨境物流整條服務鏈裡,牽涉到的供應商非常多:在攜程上是預訂酒店,對應的服務商是一家酒店,但在跨境物流除了船運,還涉及到拖車/內裝,報關等服務供應商。

運去哪創始人&CEO周詩豪說明,因為各家服務商時間和產能波動較大,過去在線下遇到節假日,甚至可能出現找不到服務商的情況,且在整條跨境物流鏈裡,其中涉及到的不僅是各家服務商的履約承諾,還有各廠商物流數據和時間的配合。

因此就算是在線上,對一般中小型進出口企業而言,要同時選擇多家能彼此配合的物流服務商仍有相當難度。

有鑑於此,運去哪要為中小型的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國際物流服務,而運去哪的簽約承包模式就更像京東。

運去哪會和服務供應商簽署委託協議,包下部分服務商產能,然後將各家服務商組合成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提供給中小進出口企業,並收取服務費,這部分也是運去哪主要利潤來源。

對比其他2C平臺受價格敏感度較高,2B的運去哪提供的更多是最優的物流解決方案,為客戶組合最佳的物流運送方式。

「运去哪」获千万美元级B2轮融资,继续拓展发展中国家国际物流业务

而另一方面,運去哪要提供一站式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就必須打通各家服務商物流數據,讓其直接連上運去哪的中央系統,由運去哪後臺統一整合。

如此一來運去哪解決了過去供應商溝通協調的問題,透過平臺數據的積累,未來更希望能運用大數據分析預測各供應商服務能力。

在客戶這端,運去哪則提供物流管家的SaaS服務,讓客戶可以在物流管家上直接查看物流進度,修改&上傳資料;且另一方面,運去哪也和保險機構合作,提供客戶貨運保險。

綜合以上,可以看到運去哪已經佈局賽道里將服務線上信息化的大部分業務,但就如線上電商、外賣巨頭目前也只佔到整個零售、餐飲賽道的15~20%,中國作為進出口大國,世界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中國就佔了七席,海運市場總體規模超過萬億。在這個規模龐大產業裡,運去哪未來在國際物流方面的拓展,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36氪認為,作為2B平臺,用戶的信任非常重要。因此與2C平臺單純的社交裂變、補貼獲客不同,“運去哪”既有線上的推廣、新媒體獲客,也有線下的地推業務人員。與此同時,不做大規模的補貼,也確保了一定的利潤率。據悉,“運去哪”目前單票的毛利潤率約10%左右。

在本次融資後,運去哪將繼續拓展中國出口至更多國家的國際物流業務,包括在東南亞、南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