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日本金工艺术品历来为国际收藏市场所追捧,近年更喜见中国内地藏家对此类天工所致艺术品的追寻日渐殷切。

——中国与日本艺术家在过去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艺术和文化创作上相互交流与影响,从彼此的作品中经常能找到不少共同之处。以中国文人四艺为例,中国文人雅士四艺中的点茶、插花、焚香及挂画,同样受到日本文人的推崇,由此四艺衍生出来的器物与艺术品,亦呈现两国之间相似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成为超越地域的重要交流。

——下面几件日本艺术精品,分别来自明治、大正和昭和时代,藏家们能够透过其造型特性和材料,可以深入窥视日本和中国艺术品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少日本艺术品在图案设计、材料运用和技术上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启发,以各类神兽如龙、仙鹤,或汉字行书、篆书的中国诗文等为主题,它们象征着权利、长寿、丰盛、繁荣等等,这些一直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金寿堂初代雨宫宗兵卫造嵌金铁壶,款识:金寿堂造(盖)金寿堂造(壶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壶身两侧篆书铭刻之文字(“出议一县经济,入图一村良计。明治丙申霖灾,我村田埋水闭。君为水利委员,克施设克宰制。堤障爰告竣成,君功不朽万世”,“石部村民感喜林上君治水之功增以此瓶宫阙铭曰”)映射了当时日本重要的一段史实。据史料所载,在此壶文字所记的明治丙申年-1896年(明治29年),日本首次颁布了被称为日本现代河川管理基础的《河川法》,其内容以“治水”(防治水患)为主要内容。在明治10~20年代(1877~96)在各地频发水灾,《河川法》制定的直接原动力即为1896年富士川流域的洪灾。

——此件作品不仅工艺与艺术价值等身,其历史承载价值也是在日本金工藏品中十分难得一见的。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大正期 龙文堂大国造龙纹纪念款铁壶,款识:龙文堂造、优良生年,表彰纪念(盖)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江户至明治期 六代龙文堂安之介造提梁嵌金银垒型铁壶,款识:龙文堂造、花押(盖)龙文堂造(壶身)

——日本古典艺术品备受国际藏家追捧,当中以明治时期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追溯日本近代历史的发展,由于此一时期原本封闭的日本迈向国际,参与诸多世界性活动,其作品无论是类别、形态、媒介和风格,与江户时代甚至同时期的亚洲其它国度相比更为精细和多元化。明治新政府邀约欧洲工程师和艺术家到当地交流,同时鼓励本国学生出国,引入新知识与技能,继承自江户时代的精湛工艺因此获得更为进一步的发展与革新。在艺术层面上,欧洲艺术运动又为日本带来西方绘画的概念,加上日本绘画的复兴,激发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产生了互为反哺的效应,从而成就了新旧融汇的创新局面。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北村静香作口打出纯金壶,款识:纯金、花押(盖)北村静香作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一则刻山水图玉环摘炮口纯银壶,款识:一则刻(壶身)纯银(底)

——明治时代日本金工艺术品达到了巅峰时期,胧银是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中使用的有色金属之一,为银铜合金(因含银量4分之1故亦被称为4分之1银)。明治时代“一路连科”胧银嵌金银壶巧妙运用了拥有神秘莫测银灰色的胧银及各种有色金属,而展现出普通雕刻作品无法具备的绚丽色彩。另外,本作中鹭鸶的羽翼部分使用斜刻技法,该技法使用尖端平斜的切刀,更易表现出水墨画般的浓淡笔墨及触感,但因此工艺复杂困难,想要令作品美丽呈现亦将极其考验创作者的技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金工代表性作品。

【茶道流香】中国人深爱紫砂壶,日本人却独爱金属壶,你爱哪一个

明治期 胧银镶嵌金银雕“一路连科”茄形壶,款识:花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