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昨天,雀姐刷著朋友圈,鋪天蓋地的都是劉德華嗓子發炎失聲不得不流淚中止演唱會的新聞。看著華仔在半空中孤立無援,無助流淚的樣子,真的是心疼到不行。

想想當年的四大天王彷彿已經很遙遠,但是能夠擔上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絕非普通人。

就舉劉德華為例子好了,他在2015年拍攝的《失孤》就足以讓人相信,一個人要攀高峰,肯定是擔著底下人不願承受的壓力。

《失孤》,看片名單純的解釋二字,應該理解為失去了成為了被遺棄,或者說是孤獨的。放在電影裡,解釋為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成為了孤兒。又或者說是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被孤單。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從當年的電影海報上的這句話——如果看到他,請告訴我——就可以猜到這是一個父親尋找自己被拐賣的孩子的故事。

黝黑的面頰上,深深刻著飽經滄桑後所特有的苦澀與堅韌,農民雷澤寬(劉德華 飾)駕著一臺破舊的摩托車奔走在祖國廣袤而荒涼的土地上,十五年的漫長旅程,早已不敢奢求何時是個盡頭。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1998年的一天,他年僅兩歲的兒子被人拐賣,從此下落不明。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老雷的人生,他帶著有限的家當以及滿滿當當的尋人啟事,踏上看不見終點的征程。期間的苦辣辛酸,更有幾人得知。這一日,老雷因修車邂逅了俊朗的小青年曾帥(井柏然 飾)。彷彿是命運安排的一般,曾帥竟和老雷的兒子有著相似的遭遇。以此為契機,曾帥和老雷結伴同行。一個為了找到失蹤的兒子,一個為了找到夢迴的故鄉。

面容模糊的親人,可曾等在未知的一處……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不少人會拿《失孤》跟《親愛的》作比較,它不像《親愛的》描述悲情,讓人看的揪心,反而非常生活化,彷彿它是個真實的記錄片,沒有太多的煽情,也沒有太多的修飾,就是演員的純撲表演感動我們每一位觀眾。

影片的配樂也相當的歡快,導演也許想提倡一種樂觀的心態。尋找孩子不應該是每天的抑鬱,而是懷著滿滿的希望,歡快的在路上尋找著。所以當雷澤寬騎著摩托車出現的背景音樂時,我們聽到的是歡快的音樂,不會感受到那麼的承重,卻又為雷澤寬那樂觀的心態而折服。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影片中,雷澤寬堅持了足足15年,不停的用摩托車在中國的地圖上,沒有目的地的奔跑著。他只是想在自己去到的每個城市留下自己孩子被拐的消息,希望讓所有跟自己有同樣遭遇的人知道,見到,緣聚,見不到,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

雷澤寬說自己見過400多個失孤的家庭,有的離婚了,有的瘋了,有的自殺了,有的放棄了。但他自己不放棄,就是因為他覺得只有在路上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個父親。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似乎是農民工標誌的滄桑面容,無神但卻堅定的眼神,這樣的劉德華與舞臺上光芒萬丈的那個人似乎稱不上同一個人,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個角色的人設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內心裡的那個他:堅定,不怕吃苦,目標篤定。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失孤》這部戲裡,有一個扇耳光的鏡頭,劉德華自己單方面捱打,替身?不存在的,借位?不可能的。

導演說用點力,打得不夠狠。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剛開始演員都不敢下手,只敢拍劉德華的肩膀,但導演和劉德華都覺得不夠好,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劉德華被抓著頭髮扇耳光的畫面,華仔都被打懵了。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不得不說這位大媽下手是真的狠,把我們天王的眼淚都給扇出來了。

重溫《失孤》,才知道劉德華流淚中止演唱會有多無助

其實天王之所以被稱為天王,肯定有他能成為天王的原因。

像劉德華這種一直努力的人,在演唱會進行一半時中途失聲,肯定非常無助。

但即便他真的是在半空中掉眼淚宣佈停止,也不會有人埋怨他,因為努力這件事情,有目共睹。

借用《失孤》中的一句經典:15年了,我在路上才覺得自己是個父親;

用在華仔身上,也許可以換成:37年了,他在這世上都活該是個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