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政協產業發展會議確定氫能為重點發展目標

寧夏作為內陸西北偏遠省份,工業基礎較弱,環保壓力大。此次寧夏提出發展氫能源產業,能夠通過發展綠色能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改善工業結構。寧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制氫上有獨特優勢。

| 氫雲鏈 |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召開座談會,就寧夏氫能產業發展進行探討。

會議邀請了行業內的專家與會進行指導。“氫能可以在多方面利用,比如製成新的燃料,包括煤制氣、煤制油等。不管氫能如何利用最後都會變成水,是一種清潔能源。”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少軍從專業的角度,圍繞基於常溫常壓液態有機儲運氫技術的儲能方案進行發言,並從氫技術的應用、氫能經濟的困難和挑戰方面展開分析,介紹了新型氫能源存儲技術和應用前景。

經過討論,寧夏政協委員們認為,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寧夏發展氫能有多個基礎優勢:

  • 煤炭資源富集,煤制氫基礎條件良好;

  • 煤炭地下氣化制氫前景可期;

  • 能源化工產業聚集,具有生產大量工業副產氫的良好基礎;

  • 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具有一定規模,具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優越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寧夏在可再生能源制氫方面優勢明顯。

據瞭解,寧夏有良好的新能源產業基礎,從2003年投運第一座風電站,到2009年投運第一座光伏發電站,再到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在16年時間裡,寧夏加快推進傳統能源與清潔能源綜合開發,風電、光伏從無到有並迅猛發展。目前,全區每發5度電中就有1度是新能源,寧夏新能源累計發電量接近1000億度,其中2017年風電、光伏發電量分別為155億千瓦時、76億千瓦時。

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可以使寧夏大量的風光電資源有更多的應用方式,提高了潮汐能源的可利用性,同時降低了併網電網的壓力。

寧夏政協產業發展會議確定氫能為重點發展目標

寧夏在氫能源產業發展上早有政策

早在2018年10月15日,寧夏發佈了《關於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修訂本)的通知》,提出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通過碳氫平衡的煤炭綜合利用多聯產等方式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通過生產副產氫等方式加快煉油企業升級改造,實現社會用能方式的變革。

“積極發展氫能源產業對寧夏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寧夏應搶佔先機,佔領未來能源創新制高點,把氫能源產業作為今後重點發展的目標之一,利用新能源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委員們在座談會上表示表示,將在引導自治區氫能源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推動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積極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為自治區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