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路过汤阴,一英雄吓的他头发倒竖,脑门出汗,赶快祭奠


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一首《满江红》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汤阴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岳庙街,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乾隆十五年,欲游西岳华山,途经汤阴,但没有拜谒岳飞庙,游华山回程路上才瞻仰。当时正值深秋,进得庙门,只听柏涛阵阵,树叶萧萧。偌大一个红墙深院阴森森,不见人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庙门“哐”的一声关上了。吓得乾隆皇帝头发倒竖,脑门出汗。


乾隆疑心岳飞显灵,以告诫他过而不拜之罪,急忙命人速备祭品,将全猪全羊供奉在岳忠武王灵前,以求宽恕,并作诗文,请求岳飞“原谅”。诗文碑刻留在了岳飞庙,并为此碑建立了一个御碑亭。

乾隆皇帝的诗文内容是:“翠柏红垣见宝祠,恙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乾隆对他抗击的是金兀术而耿耿于怀,于是仅称他“百战兵威震一时”。对于岳飞的冤屈,他不归咎于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而只是恨金牌催的太急了。这首诗准确反映了满清乾隆皇帝的统治阶级心理。

1911年辛亥革命席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清政府灭亡,乾隆碑立时掉了身价。1915年愤怒的群众掀掉了御碑亭,将乾隆碑从祠内移到山门外的小角落里。

【《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