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大學證實通靈現象的真實存在

至今科學家們還不能確切地告訴我們,關於靈魂更多的東西,所以我們還不能知道它究竟是何物.但是生活中,有的人卻自稱可以和死去的人的靈魂對話,或者在夢中互通信息,這種現象就被叫作通靈.

通靈神乎其神,究竟是有人在故弄玄虛,還地真有其事?還沒有個確切的說法.但作為一種體驗夢,它就是一個通靈的所在。或者,榮格的心理學也從精神的深層次解釋了這“靈”。

康奈爾大學證實通靈現象的真實存在

康奈爾大學證實通靈現象的真實存在

有書面的資料記載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例子,相信大家也曾有這方面的聽聞.也有前人著書說可以通過修煉來達到通靈,從而遊走於上下500年的奇異時空中,但我未曾體驗除夢之外更玄妙的通靈.

很多人只是想當然地來判斷通靈是迷信或者存在,但是何為迷,何為信呢?這是值得思量的。我們多數人 習慣於否定他們看不到的,不管是否真實存在.這正類似世界上的正統宗教,千百年來在人間傳播,難道千年來沒有智者真正看透而揭穿它嗎?這又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了。

當然,現代社會存在通靈這個職業,他們被稱作靈媒。西方與東方不盡相同,但是殊途同歸。

科學家達里爾·貝姆(Daryl Bem)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神奇的驗證實驗,論證人類是否擁有“通靈能力”。實驗結果似乎證明了人類有能力預測未來,並確定出即將出現的關鍵詞。但是現在研究“通靈現象”的赫特福德郡大學與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試圖複製實驗過程,卻沒有什麼發現,也這可能是統計上的巧合。但他們認為“通靈實驗”的最大問題在於我們如果發現驚人震驚的結果該怎麼面對。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篇學術出版論文中提到了“通靈實驗”的過程:參與測試的能“預見未來”的通靈者要求現寫出一連串的單詞,這些關鍵詞將在之後第二個列表中出現,在第二列表公佈之前,他們實際上已經知道了將來會發生什麼。很顯然這樣的測試是嚴格進行的,目的是證明測試人員能否預見未來,用回憶推測單詞的方式驗證他們對未來的預測能力。這篇論文被刊登在《性格與心理學》期刊上,並引發了許多心裡學家的質疑,他們不相信這樣的結果。

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裡學家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與倫敦大學的心裡學家克里斯多夫弗蘭奇(Christopher French)針對論文中的結果,設置了50個測試人員參與的反駁性的實驗。懷斯曼在原始研究記錄中提到:“這就如同你研究一個測驗,而你卻親身經歷了,並且在事後再去研究它,這樣你就對這樣的測驗就有了一個更好的應對措施”,這就是我們對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結果感到驚訝的原因。我們在反駁性實驗中並沒有發現有說服力的“通靈證據”,但他們的實驗結果也可能是統計上的巧合。

因此,對於“通靈現象”的解釋有時候會得到一些誤傳,雖然真實情況尚未得知,至少科學上還未找到有力的證據以支持“通靈現象”。在初始的測試研究中,達里爾·貝姆的測試人員看到48個英文單詞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接著他們被要求儘可能多地寫出所記憶的單詞。然後對其中的24個單詞進行隨機抽樣並再次出現,參與測試的人員被要求重複第一個步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後,達里爾·貝姆發現參與測試的人員可預測出即將出現的單詞,這暗示了預測未來的能力。

達里爾·貝姆將他的研究和方法公佈,並鼓勵其他的研究人員重複他的研究結果,實驗中所涉及的電腦隨機抽樣程序也被上傳到網上。在後續的研究過程中,達里爾·貝姆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雖然基於電腦的隨機抽樣已經被設計成減輕誤差或者某種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但他也建議研究人員要保持懷疑的態度,避免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實驗結果。這並不意味著實驗結果是通過獨立調查進行驗證的,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參與實驗的測試者就有一個變量,應該在設計實驗時予以考慮。

心裡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在驗證性實驗中發現了論文中“通靈實驗”的一些問題,相關的期刊也決定刊登出反駁性實驗的研究結果,但懷斯曼認為“通靈實驗”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面對驚人震驚的結果,對重複性的驗證實驗結果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場關於“通靈實驗”預測未來的實驗論戰也揭示了科學家平時是如何開展研究的,以及學術期刊在刊登研究結果上的出版過程,即使我們不相信預測未來是真實存在的,但問題本身以及探討問題的過程卻是很值得借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