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相信有很多人都頗為關心“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多久”?這個問題,完全因個人或因環境而異:有的人,一輩子就雕琢了幾部電影,而用一年或半年來拍一部片子,可算是行業內的普遍情況,但也有人只用七天便可炮製出一部電影,故名“七日鮮”。

說到七日鮮,很多人肯定會想到當年劉鎮偉幫王家衛“救場”的那部《東成西就》,雖說其拍攝時間並非真的就是指“七天”,但對於這樣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來說,製作週期只花了半個月,已經是非常迅速了。為了保證拍攝進度,戲裡很多的臺詞和情景都是邊拍邊想的,而它最後達到的那種“笑果”,也許是原原本本按劇本來走所無法實現的。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別看“七日鮮”被無數影迷津津樂道,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它卻被不少電影人所詬病和嫌棄:在當時的香港粵語片領域,“七日鮮”可以說是非常普遍。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與當時粵語片的放映檔期,以及香港民眾越來越大的娛樂需求有關——不管你影片質量再好,充其量就給你上映一個禮拜,所以檔期內便需要有大量的新片進行補充。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而另一方面,則是由影院的“保底制”所引發,即不管影片的上座率如何,片方當都會得到一定的保底收入,因此電影人們寧願求快,也不會注重劇本和電影的整體質量。所以很多粗製濫造的電影也因此被推出,從而造成了香港電影界的“生態汙染”。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為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電影拍攝環境,當年很多粵語片的主創人員發起了針對“七日鮮”為整頓目標的“粵語片清潔運動”。他們通過傳統媒體發聲,呼籲那些知名演員與問題影片徹底劃清界限。最後,“粵語片清潔運動”果然取得了預想中的成效,因運動而組建起來的“華南電影工作合會”,以及中聯電影公司等等,都給當時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後來,隨著類似邵氏的大製片廠制度逐漸壯大起來,迫使粵語電影在七十年代走向式微,也讓“七日鮮”現象幾乎一度被杜絕。然而後來到了香港電影最為繁榮的時期,“七日鮮”卻又再度“復活”了。這又是為何呢?

進入八九十年代後,香港地區每年均有穩定的電影輸出產量,而此時中國臺灣,東南亞國家又是港片的大票倉,對港片的需求量自然越來越大。製片方為了保證拍攝資金充裕,便會在電影開拍前,製作一個僅出現片名以及介紹主創陣容的短片,這等於讓發行商和院商先預付了購買版權以及上映權的款項,然後在限定的期限內“交貨”。但如果劇組在規定好的時間內出了岔子,無法保證拍攝進度順利進行,便會出現趕工現象。另外當時香港電影經常是“先定檔,後開拍”,這也給了“七日鮮”再次復活的土壤。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不過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儘管“七日鮮”曾為不少電影人所詬病,但有時在時間頗為緊張的情況下,“七日鮮”,又或是從中衍生出來的“半月鮮”等等卻能大派用場,除了《東成西就》之外,其中更不乏“快速出奇跡”的經典案例:

像1991年由徐克執導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就是在已確定檔期的情況下“加急趕製”的,由於徐克強大的統籌和掌控能力,沒有讓它變成“粗製濫造”之作,反而還成為“新武俠”裡的代表之作。而92版《家有喜事》則因為等周潤發和林子祥的檔期結果延誤了不少時間,最後只有找來星爺救火。在各個演員的齊心協力下,該片僅用13天就完成拍攝,結果成為了當年的賣座賀歲猛片。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而1993年由王晶執導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同樣被很多影迷們奉為經典,它也是部標準的“七日鮮”電影,導演只用了7天時間就將其拍完。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類似的情況,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還有不少:譬如《古惑仔》系列裡票房最高的《猛龍過江》,拍了不到半個月,而男一號鄭伊健在劇組的時間前後加起來不過4天。另外以影像風格精緻著稱的杜琪峰,也拍過“半月鮮”電影——1999年,他在預算只有250萬港幣的條件下,用19個工作日拍出了《槍火》,雖然其格局不大,但人物刻畫卻非常豐滿,真可謂“小有小做,大有大做”。

這一“拍攝傳統”曾被電影人詬病,到劉鎮偉手裡卻變成了制勝妙招

不管是當年的粵語長片,還是步入黃金時代的那些香港電影,“七日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在那個特定時代,香港電影人對於製作成本的控制,以及對資源合理調度利用的靈活性和機動性。進入21世紀後,以較短製作週期完成的香港電影雖然還有不少,但卻早已不復昔日光景。而曾經那些質量上乘的“七日鮮”電影,也必將被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