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上海的精緻體現於方方面面,包括當地的大爺大叔們。帝都盛產“老炮兒”,魔都盛產的則是“老克勒”。

上海路邊隨處可見的有範兒大爺們

“老克勒”是“老上海閒話”中常用到的一個詞

據傳有四個英文單詞音譯來源

一說是鑽石的重量單位“克拉Carat”;

一種是顏色“Color”;

還有一種是階級“Class”;

還有一說是“clerk”,

指那些見過世面的海歸洋行職員、老一輩白領等。

從租界時期起,上海是全國最早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城市,也是最先擁有百貨、影院、西餐廳的現代城市。經濟發達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摩登海派文化,而老克勒就是最重要的活招牌和符號。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羅曼蒂克中的老克勒

他們並不以此自稱,而是別人這樣尊稱的。對上海老爺叔稱一句“老克勒”,是對他極大的讚美:為人豪爽、品味不凡、思想新潮、紳士有禮。

作家程乃珊寫道: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長恨歌》

“他們走路筆直、穿花格子的襯衫、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洗、褲子上的兩條熨線是一定要有的、皮鞋一絲不苟擦得非常亮。他們再窮,也會保持一種紳士的風度和生活狀態。”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花樣年華》

現在的上海街拍裡,仍能看到老克勒對腔調的執著,打扮是內心熱愛生活的外在表現,支撐著他們即使在文革中也要保持體面,樂觀熬過苦難: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曾是出身花園洋房,年輕時是燈紅酒綠,走鷹鬥犬,喝酒把妹的有名公子哥。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共同的生活方式是他們的標籤:他們聽黑膠唱片,擺脫喝咖啡,晚上喝紅酒,沒事約約漂亮阿姨跳舞,困難時期買不到南美咖啡就用劣質茶末代替。

帝都老炮兒,魔都老克勒

紅寶石、凱司令等老字號甜品,紅玫瑰、新新、南京美髮廳等老字號理髮廳是他們多年雷打不動必去之處。

作為小鮮肉式審美的反義詞,老克勒一代代地作為“上海精神”的一部分傳承下去,他們或許就是你身邊某個被當成人生偶像的男性長輩。他們給了我們更多信心:人都會變老,但至少可以選擇老且一直帥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