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混改提速 “巨無霸”京滬高鐵確定上市

靴子落地,“中國最賺錢高鐵”京滬高鐵確定將在A股上市。2月2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督局網站披露了關於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滬高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中信建投證券(港股06066)已於2018年10月份與京滬高鐵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

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的重要一步,京滬高鐵的上市一直備受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京滬高鐵作為優良鐵路資產,其上市將引入民間資本進入鐵路投資建設,對於鐵路改革是重大的突破,同時也為中國鐵路旗下其它高鐵線路上市提供了一個樣本。

中國鐵路最優質資產

據瞭解,京滬高鐵於2008年開工,2011年6月30日全線正式通車,全長為1318公里,目前運營時速為350公里/小時,總投資2209.4億元。自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以來,京滬高鐵已累計運送旅客9.4億人次。

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京滬高鐵自2011年開通以來客運量從2400萬人次提升至目前的1.8億人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9.5%。2017年同比增長13%,仍高於行業10%的增速。京滬高鐵日均客流量從13.4萬人次增加至近50萬人次,增長近4倍。

京滬高鐵的價值到底如何?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京滬高鐵連接的是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個最發達的經濟區,其經濟需求是最有代表性,可以說是中國高鐵的一個樣板。同時這條線路的運輸效率目前是最高的,全程最高運營速度350公里/小時的達速比達到82%,說明其經營管理效率和水平非常高,是非常優質的資產。

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在京成立,負責京滬高鐵的相關建設與運營,註冊資本為400億元人民幣。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截至2月26日,在京滬高鐵的11個股東中,中國鐵路全資子公司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為京滬高鐵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1.73%,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3.9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7%。

中國鐵路混改提速

京滬高鐵的上市,無疑意味著中國鐵路混改邁了重要的一步。在孫章看來,京滬高鐵上市,引入社會資本將為中國鐵路混合所有制改革樹立一個樣板,也有利於鐵路建設運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的今年年度建設計劃顯示,2019年,我國鐵路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保持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較上年度增加45%,其中川藏鐵路建設是重中之重。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7年以來,中國鐵路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即按照“非運輸企業-鐵路局-總公司”三步來完成公司制改革。隨後,在中國鐵路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到騰訊、吉利控股、順豐等民營巨頭的身影。

去年4月份,中國鐵路子公司動車網絡49%股權以30.49億元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最終,騰訊和吉利控股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該項目,成交價為43億元。同年7月5日,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騰訊公司共同組建,主要負責動車組Wi-Fi平臺建設和經營。同年8月29日,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在深圳揭牌成立,中鐵快運佔股55%,順豐佔股45%。

2019年2月14日,中國鐵路下屬中鐵特貨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的部分股權完成轉讓,最終東風汽車、北京汽車(港股01958)、中車資本、京東物流、普洛斯、中集投資6家企業取得中鐵特貨15%的股權,成交金額為23.65億元。

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中國鐵路來說,進行混改的一個特殊背景是其沉重的債務。通過引入社會資本,一方面能減少負債,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企業活力,使其更快走向市場,實現公司化治理、市場化經營,這是最為關鍵的。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