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導 讀

10 月我國乘用車銷量同比降 13.2%,客車銷量同比下滑28.9%,寒氣逼人。汽車銷量的下滑,整個汽車產業鏈也承壓,根據最新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0月份汽車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4%,不僅整車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以汽車內外飾件為主業的京威股份,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97億元、淨利潤8.74億元,分別同比上漲5.8%和265.5%,表面看利潤還不錯嘛,但是比較下營收和淨利潤巨大增幅差,就知道這裡面是有“貓膩”的,實際上京威股份的財務狀況已經發生了劇變並且慘不忍睹

(1)毛利率大幅下降:京威股份在2016年及以前毛利率一直比較穩定,基本在30%的樣子,在2017年降到28%,而2018年前三季度急速下降到17.2%。毛利率的大幅下降的指標意義非常大,當然公司有解釋是由於生產基地的搬遷,然而這一解釋並不充分。

(2)現金流急劇惡化,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大幅下降並轉負:2017年及以前京威股份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一般汽車零部件行業一樣表現相當好,一直為正且與淨利潤的比例也基本遠大於1。而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至-8.25億元,而同比淨利潤在8.7億元,現金流量急劇惡化。

(3)資產負債率攀升,短時間甩賣11家公司股權:京威股份資產負債率由2015年末的35.7%急速攀升至2017年末的52.2%,對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超過50%的負債率是非常高的了。為此,京威股份出售11家子公司和參股公司的股權,還出售北京生產基地,用於償付到期的債務等。公司總資產也由2017年末的114.6億元降至2018年9月末的89.8億元,資產負債率也降至40.9%。不過甩賣後,京威股份已經實際成了一個半空殼上市公司。

1汽車製造業大幅下滑,京威股份面臨巨大外部壓力

汽車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下游行業的主要代表。從2018年10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也可以看出來,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值為55211.8億元,而汽車製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值就達4858.4億元,是貢獻最大的子行業。

汽車製造整體產業鏈的景氣關聯最大的數據就是汽車銷量,然而今年這一數據面臨較大下滑。

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汽車銷量的下滑,也導致整體汽車製造業效益大幅下滑,2018年10月累計同比增速已下降至-5.4%。

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2京威股份財務狀況嚴重惡化,股東內鬥雪上加霜

雖然受整體經濟與行業環境的影響,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或多或少都有些弱化,但京威股份表現尤為明顯。

(1)毛利率大幅下滑,經營根基動搖

毛利率的變化是最能反應行業與公司的根本經營能力的變化,一家公司的毛利率一般與行業毛利率不會有大的偏離,如果偏離較大就會存在問題,無論是偏高了還是偏低了。

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京威股份2017年及以前毛利率是相對比較穩定的,2018年出現斷崖式下跌,單季度毛利率由之前的30%左右,直接下跌至2018年第3季度的15.4%。在回覆交易所質詢時,京威股份解釋說主要是北京生產基地搬遷至無錫和青島的緣故,其中主要表現是成本上升。如此大幅度的下降看來並非短暫現象,而是持續化的經營根基的變化。

(2)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急劇惡化,加重債務壓力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是企業的血液,汽車零部件行業由於產業鏈特性,現金流一直保持的較好。京威股份在2017年及以前現金流也保持的不錯,在2017年及以前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的比例也基本高於1,盈利質量較好。但2018年就完全不一樣了,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達到-8.25億元,與淨利潤也完全不匹配。

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京威股份資產負債率由2015年末的35.7%急速攀升至2017年末的52.2%,對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超過50%的負債率是非常高的了,現金流的惡化對更加重京威股份的債務壓力。

(3)股東內鬥,經營戰略的模糊搖擺不定讓前景更加黯淡

京威股份第1大股東北京中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0.4%,堅持新能源戰略,而第3大股東福爾達則意見完全相反,主張拋棄新能源子公司,因為新能源戰略已經讓公司揹負了沉重的債務壓力。股東之間也上演輪番鬥爭好戲,不過說實話,拋棄好好的成熟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去轉型如此不確定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而且奇怪的是所謂的新能源產業不過是參股了一些新能源公司,確實也讓人看不懂。

3京威股份大量甩賣資產,應付債務危機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京威股份2018年年終總結的話,那就是“賣”,差的資產也賣,好的資產也賣。京威股份大量資產出售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股東之間在新能源戰略和傳統零部件產業戰略之間的選擇衝突;二是上市公司融資環境惡化,面臨巨大債務壓力,必須通過出售資產應付債務危機。

現金流急劇惡化,京威股份甩賣11家公司,汽車零部件行業不好過了

京威股份出售資產有幾個異常特徵:

(1)有的資產為剛形成不久便出售,有5家公司的設立日期距今不足2年;

(2)既出售新能源資產,也出售傳統汽車零部件資產。京威股份前期介入新能源產業鏈,更多是以參股形式,現在說想轉向自有或自建產業鏈。說明企業股東之間矛盾多,互相戰略決策不認同。

(3)既出售虧損資產,也出售盈利性資產,而且這盈利性資產福爾達、福宇龍和福太隆,幾乎是京威股份最核心的現金流資產了,2017年三家子公司的淨利潤達2.74億元,佔公司淨資產3.24億的85%。京威股份曾於此前6月25日將福爾達100%股權質押給三花集團取得借款 15.38億元,但在無法籌措資金償還遭遇“錢荒”的背景下,決定出售三家“福系”公司的股權。

總體感覺就是京威股份已經缺乏清晰的戰略,新能源產業遠未形成,目前資本無營收產生,而傳統零部件產業又輕易出售,雖說是為了償還債務。大量資產被出售後,京威股份已經實際成了一個半空殼上市公司

也許京威股份只是汽車零部件行業苦日子開始的一個前兆,也是轉型困惑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