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外資全面准入!開年第一場變局來了!


解禁!外資全面准入!開年第一場變局來了!

1


在過去的2018年裡,全球90%的資產出現了暴跌,全球的股市、新興市場的匯率、大宗商品滿盤盡綠。

在過去的這一年,資本市場創下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下跌覆蓋面最廣的歷史記錄,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而難以磨滅的黑色回憶。

在國內,2018年我們經歷了“內憂外困”,外部我們和鷹醬的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中興、華為事件敲打著每個人的神經,而國內我們面臨經濟下行壓力、民營企業運行艱難、貨幣刺激機制失效等諸多問題,市場對未來的信心預期普遍不足。

在跨年論壇上我曾講過:每當我們面臨困難之際,都要進行改革。

而改革的三個信號,分別是:

繼續對外開放改革壟斷行業
鼓勵民營經濟


而2019年剛開年,第一個信號的加強升級版就如約而來!

2


事件一:


在前不久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決定將已經過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提請將於3月5日在京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

這也就意味著,這部我國利用外資的基礎性法律——《外商投資法》,離最終頒佈實施又近了一步。

制定外商投資法,背後的意義就是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全面開放的戰略部署。外商在中國的規模和體量有多大呢?截至2018年底,國內依據“外資三法”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累計約96萬家,實際使用外資超過2.1萬億美元。

這個規模,你完全不敢小覷。

事件二:


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予以備案。同一天,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發出公告,接受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註冊。

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國際三大信用評級巨頭就開始籌劃在中國獨資經營的事情。穆迪、標普以及惠譽的全資子公司惠譽博華相繼在北京註冊了獨資評級公司。

可想而知,連“評級”這種事情都放開了,還有什麼是不能開放的?

事件三:


其實在去年6月28日,發改委、商務部就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並決定自2018年7月28日起實施。

在7月20日,發改委在修改《外商投資准入目錄》中曾披露了一些內容,這件事情很多人並沒留意,但其實披露的這些內容影響極為深遠。

因為這裡面幾乎涉及到中國所有的基礎設施行業和服務業,包括能源、糧食流通和生產、以及製造業與能源資源等,這些行業幾乎都開放了。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去7月1日,“鋼鐵俠”馬斯克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特斯拉汽車獨資主機廠,不僅如此,政府還提供了土地和貸款。

而特斯拉在中國設主機廠這件事,是一個非常大的新號!

沒多久,德國寶馬集團就作價290億元,增持華晨寶馬股份至75%,華晨徹底淪為代工廠。對於華晨汽車來說,坐收漁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而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講,這表明當局在指導汽車行業對外開放,鼓勵吸引外資來參與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

我們的一汽、上汽、廣汽等眾多汽車廠商在未來將面臨多大的海外成熟汽車商的正面競爭!

3


我們現在為什麼還要改革開放,其實就是繼續對內部進行自我革命,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

經濟的增長取決於人口紅利,技術革命以及全社會生產效率的提升等。

我國度過了前兩個階段,但現在人口紅利消失,劉易斯拐點出現,技術上又沒有新的突破和基礎理論的爆炸,那麼剩下的就只有想方設法去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要不然,經濟要撲街。

對內要主動出清,對外要開放,讓外部的力量去倒逼自己內部的臃腫。讓良幣去驅逐劣幣。

前一段時間,春節檔的《流浪地球》很火,後來有網友貼出《流浪地球》、《三體》作者大劉(劉慈欣)在早前接受的採訪時說到

他很大一部分的寫作是在崗位上完成的,這一下引起了網友大量的爭論。

大劉當時所在的單位是電力系統,也就是我們說的標準壟斷型國企。我們不好去批評大劉,但劉老師上班的時候一個人在電腦前能寫下這麼長的小說,這背後說明大劉是很閒的吧,起碼是工作不飽和吧。

其實有很多國企像大劉這種人非常多。作為國企,或者其他的事業單位等等,你說大劉這種人多好是不好?

答案顯而易見,肯定不好啊,上班拿錢不幹事,這不就是人員臃腫麼。

更何況,這種人是不應該存在於國央企事業單位的,因為這種人的出現會把周邊所有人的工作價值觀打亂。

我舉個例子,比如你在一個事業單位,工作量一般,但身邊突然出現一個小李,小李炒股技術牛逼的不能行,隔三岔五抓漲停板,你說你能耐得住寂寞不去找小李聊幾句?

當你跟小李聊天的時候,你的整個世界觀和工作的價值觀就被小李同化了,你也會抽出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股市,去研究技術分析,分析基本面等等。

但是,別忘了,你是國央企事業單位的員工,你是要工作的。你不是穿白大褂的股神。

所以,大劉、小李這種人,毫無疑問都是頂尖的人才。但是,他們不能出現在國央企事業單位裡面,因為會打亂整個工作大生態系統。

這個是從微觀上,國央企業的人員機構需要改革。

我們說的宏觀點,行業。

拿汽車舉例,特斯拉一來,你一汽、上汽、廣汽、包括眾泰、長城你沒壓力麼?

人家未來如果造15-20萬級別的中低端車,你說你能沒壓力麼?

你肯定要拼著勁兒的去搞創新研發,要不最後肯定被人家幹掉。

所以,2018年中國吸引外資的力度搞的很大,很多外資大項目都進行了落地。

根據公開數據的顯示,整個2018年,外資合同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有近1700個。

當特朗普高舉貿易大棒,美國開始閉關鎖國的時候,中國敞開了大門,開始深化對外改革開放。

目的就是倒逼經濟轉型,讓市場充分競爭。

4


我們聊點中國歷史,康熙在位的時候,開關通商,向西學學了不少東西,這才有了後面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熙在位,就幹了兩件大事,第一,打開國門,第二,國內大搞建設。

如果不是雍正沒整明白他爹那套理論,禁止天主教,斷絕了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國內傳教,並限制貿易,進行了封閉,到了康熙的孫子乾隆這兒,更是傻不拉幾的封鎖了馬六甲海峽,搞一口通商,徹底閉關鎖國,清朝後面也不至於成那樣。

而中國能取得現在的成就,離不開鄧公的78年改革開放,92南巡講話,以及後面長者全力推動中國加入WTO。

在中國這一輪超級趨勢下,我們現在的成就都在這一連串的改革開放的基礎之上。經過四十年的狂奔,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很多人一講到房地產,都離不開談論溫州炒房團。我們拋開炒房這個事兒,為什麼溫州人在大家印象裡這麼有錢,其實就是改革開放的紅利下讓做外貿擁抱全球化的溫州人賺了錢。

如今,我們再一次站在大國國運的十字路口上,如果不倒逼一把自己,去發展高質量生產,提高全社會生產率,讓精英去折騰,不然很難再次激發國運的單邊上漲!

我們不要懼怕改革,縱觀中國歷史,每一次強盛之後都是逐漸衰落,只有改革才能激發再次興旺,如果改革失敗,歷史告訴我們結果都是不幸的。

而如今,我們擁有的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有利條件以及國內積累雄厚的基本盤,足以完成一次成功的改革。

巴老曾經說過: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投資收益與財富,這種成就主要是趕上了美國快速崛起成為全球經濟霸主的過程中。如果換成非洲任意一個國家,十個巴菲特也沒用。

而今天,在貿易戰和許多國內困難的迷霧下,我們站在歷史上重要的國運十字路口中,在別人都迷茫下的時機下,才有可能讓人成就非凡的財富!

開年第一場變局已經到來,你準備好迎戰了麼?!

添加下方我的二維碼,我將告訴你未來哪個行業的紅利機會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