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媽媽的一封信丨您的堅強與開明是我終生學習的方向

給媽媽的一封信丨您的堅強與開明是我終生學習的方向

媽媽:

寒冷的冬天,願您安好!

春節快到了,您稍等幾天,我儘快回家!

從去年6月畢業,這一年多以來我保持每週和你通一次電話,儘管每次都是我打給你,但是我們都相談甚歡。大學時期及以前的吵架爭執終於成了過去!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23年過去,我終於做到了不和媽媽爭吵》。

真的,我突然領悟到“家和萬事興”的根源在於家人之間真切地溝通交流,這條路走得真的不容易!


您和爸爸在我自小的記憶中就是兩座活火山,打嘴仗是常態,動真格更是時常有之。所幸在您二老如此要強的基因遺傳下,我也足夠堅強,沒有被您二老的火爆脾氣所折服,甚至愈挫愈勇,多番與您二老頂嘴爭論。

或許是我讀的書比你們多一些,大多都能以“巧言”將您二老在口頭擊敗。

當然,“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口頭上的險勝終歸敵不過您二老的威嚴與暴脾氣,心不服口得服,即使口不服弱小的身軀也必須得服!

媽媽,您肯定也清楚的記得,我是個寧“死”不逃的兒子,不管真犯錯還是假犯錯,您罰跪罰揍,我從來是跪地挨批,從沒逃走過的。假如家裡的地沒有用水泥填過,就小學六年的時間,地上肯定會有留下兩個膝蓋印!


媽媽,雖然您是最愛打我罵我的家長,但您可千萬別覺得我在怪罪您。

小時候家裡生計窘迫,您二老整天忙完上頓忙下頓,幼時的我也不懂得多少事,讀了幾頁書就自以為明瞭世間事理,任何事凡有想法都得和您鬥嘴一番,哪知道您一沒時間和我耐心爭辯,二沒知識支撐一言講明,若非有那與生俱來的暴脾氣,我恐怕早驕傲到奔了雲霄。

當然,您也經常為我比同齡孩子的成績好而驕傲,哪怕是一句“哪有?這孩子自己學的,我們當媽的沒啥文化,教不好”這樣的話,我也能看到您謙虛之下的得意與滿足。

2007年,您和父親在賣了兩條豬,攢了2000來塊錢的情況下,毅然決然要動基造房。

父親一個人擰著錘子鋼釺,人工敲敲打打一年,您一個人裡外奔走,又心疼父親又照顧我兄弟二人。終於在春節前搬進了有風吹,但不遭雨淋的平房裡。

8000塊錢的外債似乎在住進新房的那一刻,都成了掉進糞坑裡的手紙。


真真是新年新氣象,舊事舊人提。

之後您二老帶著弟弟在廈門奔波一年多,償還了外債,我也考了全級第一名,生活彷彿真的是有了奔頭。

雖然爺爺的去世和我與弟弟二人的上學問題讓您二老不得不回到家裡,一邊務農一邊做些散工,但是家裡好歹也添了電視,睡上了席夢思。

好景往往也不長,父親在我高一的時候意外身亡,那個頭天還在地裡呼牛喚地的高大漢子,瞬間丟魂於異地水溝裡的乾冷硬石間。

一時間您舉目失魂,無處藏身。

我或許是堅強,或許是不諳世事還未解恨於多年來您二老暴脾氣之下的身心口弱勢,那一年間竟是挑起了“大梁”,把您與弟弟都各自安置。

回想起來,那幾年間站在父親墳頭竟是滴淚未撒,實不知為何。


您也是真真的“女漢子”,一年之後,您便挺了過來。晚上不再因夢見父親而深夜驚醒了,白天也不再因睹物思人而愁容滿面了,與七大姑八大嬸聊到父親時也能泰然處之了。

當然,您悄悄一個人在地裡哭過多少次,一個人在家裡流過多少淚,我和弟弟包括外人都無一所知。

還有,您何時把父親留下的許多東西一個人丟進山林,又懷著怎樣的心情我們更不得而知。

又是一年多過去,我和弟弟有了個早就認識的繼父,也多了兩個學習成績差還極其叛逆的妹妹。一個在去年因為結婚的事和你打架,一個因為姐姐與您的恩怨也不再進家門。

許多的事我都是從你和其他人口中得知,我無法回到那個真切的場景,無法知曉您一個人是怎樣在孤身戰鬥。我只能,也只能做到自己不再與您頂嘴,不再讓你因我犯難。

哪怕是弟弟惹您生氣,我都無力為之了。

好在在我面前,繼父一直是個脾氣好的人,或許是他一直以來作為一個無尊嚴的上門女婿的原因,或許是我們兄弟二人從未指責過他。


父親過世至今快七年了,您和繼父也一起生活了近六年。

前三四年因為我們孩子間的問題,以及兩家人相處的許多隔膜,您二老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也爭執不少,這些都是您親口告訴我的。

您也和我訴苦多次,兩個妹妹不聽話,繼父又不懂得管教。

經濟困難時,繼父寧願四處借錢也不願意掏本錢出來花,繼父的岳丈是個瘋老頭子,不僅經常向您二老搞事情,還動手和您打過。

去年妹妹和您打架甚至讓您動了和繼父離婚的念頭,所幸繼父對於家事方面真是個“軟柿子”,這一年來他的好好“表現”和我的多番勸慰,才讓您消了氣,用心生活起來。

這不,前天您還通過微信發了您給我們兄弟二人還有外公織的鞋的照片。

您也真是手巧,儘管多年未動針線,即使是第一次學這手藝,也迅速的織好了幾雙。

弟弟倒是遺傳了您這方面的才能,閒暇時也能如女孩一般折幾個蝴蝶結,編幾條好看的繩子。我就很不堪了,連手上的凍瘡都每年冬天必犯,是自己都照顧不好的。

不過您也不必擔心,兒子有這個愛胡亂寫寫文字的癖好,多寫了文章,生一些凍瘡也是“罪有應得”了。就像常人說的,有失必有得嘛!


我是個實性子,媽媽您也是這樣的人,所以信裡面許多上不了檯面的詞句,您也莫怪!

父親的去世,讓我在高中時期無心學習,以至於後來為了保住自己以及您二老的顏面,憑著最後兩個月時間,耍了些小聰明,得以考了個二本。

雖說成為了組裡的第一個大學生,辦了酒席也請了好幾十個同學來捧場,但是鑽研課本的心思早消失殆盡,最終沒給您考個好成績,拿些獎學金來減少經濟負擔。

您也清楚,兒子我也不好意思說抱歉的話了!

許多事我和您都實心說過,即使我無心鑽研,但對於弟弟的告誡和啟蒙我一直放心上,他如今順利地考上了985大學,我也最終沒讓他步我後塵,至於日後的成敗,得他自己去思考摸索了。

這一點我向他以及您都已講明,我沒做成弟弟的榜樣,但盡力做到了引導與啟蒙,媽媽您是清楚的。當然,這也是我們娘倆共同的努力,絕非我的功勞,甚至,多半是您的功勞!


從我上大學那一年開始,我去了山東。

很快,您為了我兄弟二人的高昂學費,您也和繼父去了廈門打工。

弟弟在西南,您在東南,我在北方,三人是千里之隔。

好不容易,我畢業了,弟弟上了大學,您又因政府圈地組織植樹的事情不得已回到家裡。

如今,您在西南,弟弟意料之外地去了山東,我因為工資的緣故不得已又來到了東南。

三人仍然是千里之隔。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這六七年間,您替我兄弟倆擔了多少憂,道不明也數不清。

雖然我如今到了懂得為您“愁”的年紀,堅持這每週和您通話,而且都保持和您聊半個小時以上的習慣,可是您還是多次說“現在你大了,你知道多給我打電話,但是弟弟小,得我們多給他打電話”,是啊,弟弟很少給您打,也很少給我打,您得為他愁。


年年歲歲,月月朝朝,總要一點一點長大,總要一天一天度過。

媽媽,若非逢著這寫信的活動,我也想不到儘管電話上已經和您說了許多,仍然還能寫出這許多字來。

我始終認為,我是您二老隨機地生養出來的孩子,除了幼時的吃奶用糧,我並不喜歡您們將這樣的事賦予成責任和孝道。您二老怎般對我,我也怎般待你們。

當然,您一向的態度都是“你們長大能自己求生活就好,只要我自己能幹一天活,也決不會求你們給一口糧,也決不讓你們盡什麼孝心,真到了做不動的那一天,你兄弟倆別不管我就行。”

我實不知要用怎樣的詞句來形容您的剛毅與開明,更不知要用怎樣的行動來驗證您的灑脫與泰然。

我只能時刻提醒自己,提醒弟弟,無論日後我們兄弟怎樣,都不能忘了您的好!忘了您作為母親做能做到的一切。


因受了傳統觀念的影響,你總覺得要看到我們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才算是盡了為人母的最後一道責任,犯了人生最後一道坎。

但是作為兒子的我,如今確無所愛的人,也的確未曾尋得可相伴一生的人,我不會為了讓你在“責任”上的心安而誤了別人,誤了自己,更不想因了“湊合”而給你增加更多的煩擾。

以前許多的言語您沒能改變態度,去年表姐的突然離婚,到今年的很快再婚讓您看到了姑姑的煩惱以及現代人的婚姻觀,您便很快明瞭。

雖說近些日子打電話您還是會說到這個話題,但已經變成閒聊或者我們母子間討論的素材了,您思想上的學習力真的是驚人!

媽媽,現在已經是午夜時分,希望您不會夢到那些過往的傷心事,希望你明日醒來能輕鬆翻起身子走向田野,希望您做的飯菜依舊香甜可口,希望您在盼望我們兄弟倆歸來的日子裡心情愉悅,希望您在一個人的時候多多回想那些年輕時活力四射的青春年華!

媽媽,我手上的凍瘡即將幹疤痊癒,弟弟回家的日期也不足十日,待大年除夕,我們再敘此生!

——您遠方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