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再多錢,其實你只需要這一樣東西……

我們一輩子都要走在賺錢獲取財富的這條路上,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夢想。夢想有很多種,比如富足的生活,自己想要追求的事情,什麼房子、車子、出國旅遊等等這些自然不必說,有錢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展自己的愛好,甚至實現自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必再為賺錢做自己不喜歡做的工作。

因為有錢,可以用來解決很多問題,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有多種可能和選擇。當然不論是夢想或哪種可能,後面總是跟隨著很多的煩惱的。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誤以為賺錢越多,就會越快樂,我的幸福指數就越高。而實際我們的幸福指數與賺錢多少,它是有一個曲線的,達到一定的程度幾乎就在那個閾值區間了。

賺再多錢,其實你只需要這一樣東西……

比如在一線城市,當月收入在幾千元的時候,你的幸福感可能是很低的,因為你會為了生存而天天焦慮不安。假如這時候你的幸福指數為30%,當你的月收入達到1萬的時候,幸福指數會上升一個臺階,大概為47%。當你的收入從1萬到3萬的時候,你的幸福指數又會翻倍,可能為90%,這時候你的幸福感已經比較強了,而當你的收入達到6萬的時候,幸福感可能是97%,而在往後收入越高,你的幸福感也就在這個區間徘徊,不會再提升多少。因為此時你賺錢多少,對於你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你已經不在乎自己要賺多少錢,一定是去想著怎麼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更舒適的生活。

大部分時候,我們拼命工作或者創業都是被生活所逼的——因為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有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我只想做一份簡單的工作,滿足我的正常生活需求就可以了,不想再去拼命打拼什麼的。生活簡簡單單,追求精神的富足,會感到更快樂。

我曾經問過很多人(他們是各行各業,有的自己創業,有的是上班族)他們的理想是什麼?基本上他們給出的答案都是一個很簡單的生活狀態,比如當個小學老師、回到農村小田園、養花畫畫等等,而不是現在看似不錯的工作或者事業。再說了,馬雲的夢想不就是當個老師麼。

我們每天都在賺很多錢,同時也在拼命的加班,焦慮、壓力、慾望、糾結等等,好不容易躋身到中產階層,但卻活得很辛苦,心很累。回頭靜下心來想一想,我這麼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管有沒有賺到錢或者實現自己的夢想,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要顧影自憐一番。特別是當遇到一些坎的時候,此時什麼樣的念頭都有。自己一個人無法應對,逃避又解決不了問題,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坦然接受它。

因為我們一直都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依照別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去做事,卻很少有時間問問自己的內心,走進自己的內心小世界,悠閒的做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哪怕抽個10分鐘讀書,學一些東西,對自己的思考反省等,都是很難的事情。

賺再多錢,其實你只需要這一樣東西……

其實,賺再多錢,你想要的只不過是peace and leisure(內心的平靜和悠閒自在)。

錢可以買到快樂,你可以住好的房子,可以度假,但不是絕對的。只有內心的平和,靜靜的閱讀一本書,喝一杯茶,聽窗外雨打窗簾聲等等,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對於我自己內心來說,我喜歡看各種知識,增長見識,就會過得很充實。有時間的情況下,會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欣賞自己,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被外界打擾。不管外面什麼樣的世界,只要一讀書,就會進入自己的世界,就不再去糾結一些事情,也少了很多煩惱。

讓你內心平靜的東西也許很簡單:聽聽枝頭的鳥叫,擠了30分鐘的地鐵突然領悟到什麼東西,換個角度看待情感問題,內在自我的反省,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想要什麼,如何不浪費自己的時間等等。處處觀察生活中的小快樂,哪怕有5分鐘的平靜,唱一段音樂,唱的不好也無所謂,只要自己開心。

無論什麼時候,生活都是要繼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從主動收入到擁有更多的被動收入,解放自己的時間,放鬆自己,找到能夠讓自己平靜和悠閒的事情,讓自己的神經敏感到能夠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樂趣,人生才會越走越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