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這個事情我記得”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1月25日,習近平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到人民日報社進行集體學習。1月26日,《人民日報》第二版發表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側記》,這篇報道,提到一個細節:

看到1990年5月21日五版通訊《辦好一件事 贏得萬人心——福建寧德地區查處幹部違紀建私房紀實》和評論《鍥而不捨無堅不摧》時,總書記說:“這個事情我記得。”

這個事是啥事呢?微信號“出卷人”的《秦嶺拆別墅,三十年前註定》一文,有展開介紹。

歷史總有淵源。某種意義講,從這件事,我們能讀懂秦嶺拆違建別墅一事。

今天,團團推薦大家閱讀這篇文章。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1

1988年6月,一個35歲高個青年到福建寧德任職。

後來,他將思考和實踐,寫成一本題為《擺脫貧困》的書。

顧書名能思義,寧德很窮。幹部也不富。

然而,有的幹部,耗資十幾萬,佔地300平,建房標準與其收入嚴重不符。

這不是個例。閩東舊俗, 蓋房、修墳、娶媳婦,人生三大事。當地幹部違紀違法佔地建私房成風。

到什麼程度?從1982年,全區7392名幹部營建私房。其中,副縣級以上幹部242人,科級以上幹部1399人,分別佔這兩級幹部總數的49%和46%。

蓋房要錢,上萬數萬十幾萬。

缺錢,就以權換錢,貪汙受賄。沒勞力,就無償調用。少“三材”(鋼材、木材、水泥),就侵吞計劃內物資。甚至有人,連用於教育、扶貧、救災和海島建設的物資都敢佔為己有。

群眾意見很大,黨的形象受損。

此地距離西安1650公里,此時距離秦嶺違建別墅濫觴,大約還有10年。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2

深夜,青年思索。

地委大院裡,三棵白玉蘭、三棵桂花樹和一棵荔枝樹,隨風微搖。月華如洗,一窗燈光。一團廢紙扔在紙簍。

他想好了:堅決抓到底!

1988年底,部署1989年工作時,作為地委班子的班長,他說:要把查處幹部違紀違法佔地建房提上議事日程。

幹部竊語,群眾觀望。

1988年之前,地區三次查干部違紀建私房,無一不是虎頭蛇尾。每查一次,接著就是更大的反彈。

幹部不再敬畏,群眾沒了信心。這很可怕。

正如他年輕時讀的車爾尼雪夫斯基一本名作,青年在想——《怎麼辦?》

佔一半科、縣級領導幹部都佔地蓋房,如何下手?難,換誰都頭大。

“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後來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

這個對人的作用很大。一個人要有一股氣,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什麼事都不信邪,就能處變不驚、知難而進。

他大約想到,在陝北梁家河插隊時蓋沼氣的事。那時,多難啊。而一旦成功一個試點,其後勢如破竹。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3

他從正處級幹部試刀。

福鼎縣前縣委書記、時任縣人大主任,在龍山佔好地、多佔地、高標準建私房。換地多佔70平方米不說,還無償佔用縣建築公司的部分三材和人力。群眾很不滿。

很快,這個人大主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多佔的也補償了回去。

抓完正處抓正科。

古田縣松吉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未經批准建房,受到沒收房屋、黨內嚴重警告、降級使用處分。

佔地建房的幹部,都是聰明人。他們嗅覺靈敏:這次與往常不同,僥倖不得。

各縣成立了建房清查小組,對1982年以來全區佔地建房進行全面普查,逐一登記,張榜公示。

結果是:1021人被處理,副處級以上32人。

4戶房屋被沒收,793戶退地還耕,31戶房屋被拆除,21人受黨紀政紀處分,共罰補款94.76萬元。

全區還退出1000套公房。地區規定:建了私房還住公房的,限期一個月搬出,加收10至20倍房租。

十幾、幾十年的無房戶、缺房戶,搬進了別人退出的公房,熱淚盈眶。

治標還要治本,“兩公開一監督”等一整套全面系統的制度出臺。

至此,問題解決。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4

服不服?

膽識、魄力、真格、一抓到底、建章立制。形成了方法論。

這事驚動了中共中央機關報。

《人民日報》1990年5月21日第5版頭條,報道了以上故事。

標題為《辦好一件事 贏得萬人心——福建寧德地區查處幹部違紀建私房紀實》,作者張銘清。同時配發評論《鍥而不捨,無堅不摧》。

主人公,這個大刀闊斧的青年,叫習近平。

牛人,其實年輕時候就牛了。

多年後,在作十九大報告時,談到過去五年工作,已是總書記的這個青年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彷彿歷史迴音。

5

文章見報24年後,2014年,又一個馬年。

6月29日,微信公號“學習小組”以《習近平20多年前查處幹部違紀建私房紀實(“房蟲”官員必讀)》為題,重溫了人民日報1990年那篇報道。

按語中,學習小組說,習近平有兩個特點極為鮮明,一是激濁揚清,二是絕對動真格。這兩點,從其早期從政經歷即已可見。要說第三點,就是重視民心。

按語還提醒說,從過去,我們也看到了今天的影子。一些“房蟲”官員,請務必仔細閱讀本文——期望從中能夠儘早領會領導風格,不要事到臨頭才追悔莫及。

“儘早領會領導風格,不要事到臨頭才追悔莫及”。

不幸,一語成讖。

顯然,陝西省和西安市一些幹部,沒能較早“領會領導風格”。

不然,何至於2019年1月9日晚,一幫高幹在新聞專題片《一抓到底正風紀——秦嶺違建別墅整治始末》中現身說法,檢討認錯。

用他們自己的活說,政治站位不高。

20190109,這個日子提醒:教訓深刻,記得要久。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6

事情從報道而起。

2014年3月29日,有關新聞媒體報道了秦嶺北麓西安段存在違法建築問題。

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問題”作出第一次批示,要求陝西省委省政府關注秦嶺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別墅問題。

提醒不可謂不及時,不可謂不懇切。

轉眼4年。

2018年3月2日,《人民日報》3版頭版刊登《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反腐倡廉的生動實踐——回憶1990年我的一次採訪》。“本報原福建記者站站長” 張銘清,也重溫了1990年那篇文章。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他提到,當時,習近平同志頂住很大壓力,帶領地委班子動真格、出實招,嚴肅查處了當地一些幹部違紀違法佔地建私房的行為,同時建章立制,立好規矩,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歪風

,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和28年前一樣,人民日報配發了評論——《堅定不移的意志 始終如一的情懷》。

評論指出:“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習近平同志始終保持的那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初心,那份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那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幹工作的恆心。”

寧可得罪人,不負百姓心,這一跨越近30年而愈發鮮明的態度,表明了習近平同志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立場和堅強決心。

回頭看,這堪稱又一次提醒。

顯然,一些幹部當時讀了這篇文章。但沒有“強烈地感受到”信號。

4個月後,2018年7月,習近平對秦嶺違建別墅第六次作批示。

當月,中央派駐專項整治工作組到位。“秦嶺保衛戰”自此打響。

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徐令義任組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八室主任陳章永任副組長。

往前一年,2017年上半年,以徐為組長的中央第十一巡視組,曾對陝開展巡視“回頭看”。8月,陝省委整改情況通報中,提到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7

來龍去脈已很清晰。

《一抓到底正風紀》披露,習近平第一次批示後,陝西省裡沒有對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進行傳達學習。

西安市也直到20多天後的2014年6月10日才成立調查組,讓退居二線的市政府諮詢員喬徵擔任組長。

7月,調查組向市裡反饋:經過全面清查和各區縣黨政領導層層簽字背書確認,違建別墅底數已徹底查清,共計202棟。市委向陝西省委彙報,省委照單全收。

柿子專揀軟的捏。這202棟違建別墅,大多數是農民自建的違建。

上千棟連片違建別墅被遺漏在外。

原因複雜,也很簡單。

上世紀末開始,秦嶺就吸引了不少投資項目。2003年,陝西省對在秦嶺北麓從事房地產開發、修建商品房和私人別墅下了禁令。

然而,西安市委市政府保留的一些文旅項目中,開了口子。市、區、縣、規劃、國土部門一路放水,旅遊項目演變為房產和別墅項目。

“顯然,這些連片別墅即使用各種方式辦全了手續、辦齊了證照,但根子上仍是違章建築。”

2014年8月,陝西省向黨中央報告說,秦嶺違建別墅數量已經查清。

10月13日,習近平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務必高度重視,以堅決的態度予以整治,以實際行動遏止此類破壞生態文明的問題蔓延擴散”。

陝西和西安,仍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主要領導不親自抓。

而眾所周知,對總書記的重要批示,主要領導應該親力親為,這是我們黨內的一條最基本的政治規矩。

陝西和西安相關方面,對秦嶺違建別墅始終不查實情、不出實招、不辦實事、不求實效,卻熱衷於造聲勢出風頭。

用紀錄片的話說,地方政府敷衍了事,形式主義走過場,官僚主義不作為。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8

30年前,治理寧德私房,絕對動真格。1021人被處理。

30年後,治理秦嶺違建,扭住不放、一抓到底。1194棟違建別墅被整治。

他的作風,一以貫之。

可以說,秦嶺拆違建別墅,三十年前註定。

陝西是習近平的家鄉。

徐令義說,習近平總書記對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問題作出的重要批示指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反映;是習近平總書記面對生態環境日益趨緊、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綠色發展、放眼安全屏障千秋大計的家國情懷、歷史擔當、民族擔當的集中反映;是習近平總書記殷殷愛鄉之情、拳拳報鄉之恩的集中反映。

有錯就要改。2018年12月14日,陝西省委常委班子舉行“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集體學習。

新聞通稿顯示,常委同志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央辦公廳《通報》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關嚴明紀律規矩的內容,並逐一交流學習體會。

习近平:“这个事情我记得”

9

《陝西日報》在一篇評論中說——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從秦嶺流淌而出的水系滋養了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如今又承載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保護的使命,牽繫著中國發展的當下和未來。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說——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一個幹部再大,大不過中華民族。

一棟別墅再貴,貴不過千年大計。

二月河說,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

這種強,為了政治生態,為了自然生態,更是為民族的千年大計。

10

1月9日,專題片播出。

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70週年。

解放戰爭證明,延安整風和整訓完成後,黨和人民軍隊,戰無不勝。

上下同欲者勝。當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樣類似一場戰爭。

只有堅定“四個意識”,擁有“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必須,令行禁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