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老三件之手錶

手錶,又稱腕錶,戴在手上用以計時和顯示時間的儀器。

1806年,拿破崙為了討皇后約瑟芬的歡心,命令工匠製造了一隻可以像手鐲那樣戴在手腕上的小“鍾”,懷錶依然是男人身地位的象徵,手錶則被視作女性的飾物。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是於1868年由百達翡麗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這種形式的鐘表,在當時並不流行。

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接到飛行員好友亞伯託·桑托斯·杜蒙的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錶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錶,就是現今的手錶。

不倒翁:老三件之手錶

古代人是怎麼計時的

在我國宋朝時期,智慧的祖先就已經發明“機械錶”,中國出現了機械式司辰,通過齒輪帶動轉盤,帶動持時辰牌的小木人出現在視野中。當時間處於兩個時辰之間時,出現在視野的時辰牌與原先的表述方式不一致。於是,時間的表述方式採用兩個基準:時辰牌初現、時辰牌居正位,亦即時初、時正。

不倒翁:老三件之手錶

手錶在中國

20世界70年代,“老三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如果誰有一塊上海牌手錶,那就是絕對的土豪。是那個年代的標誌,結婚必須品。當時的上海牌手錶在今天應該是勞力士級別的存在,一個月只有30塊工資的年代。一塊表就是一年的工資。

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神州大地,電子錶興起,造型也變得多樣化,家庭富裕的人幾乎人手一塊。電子錶迅速普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表也不在是富有的象徵,更多是潮流、時尚。

進入90年代,電子設備的更新,BP機、大哥大手提電話,已經有了時間的顯示,人們似乎對錶的熱情漸漸降低。而是滿大街都是懷揣著BP機找公用電話的時代。手錶在普通人生活中日漸冷落。

到了21世紀,手錶絕對是身份、財富、地位、品味的標誌,對時間的功能已經顯得不再重要。在重要社交場合表是成功人的象徵。似乎又回到她出生時的身份與狀態。

不倒翁:老三件之手錶

你怎麼看手錶對你生活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