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當下流行的許多真人秀裡,在野外取得火種,堪稱是一大看點,就看明星大腕們為了弄出一個小火苗,怎麼費盡心力,最後還多數會失敗。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鑽木取火哦 看把小瀋陽累的

現實中,要生火,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有打火機嗎?”

打火機,一元一個,已經是隨處可見,去機場,登機檢查丟掉打火機,大家也是習以為常。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別不信 這些都是機場收的打火機

​而歷史上,打火機曾是重要的物資,一度被列為軍需品。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火柴供應短缺,而戰場上需要生火的場合很多,且軍隊常常在野外行動,風雨對生火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戰對點火裝置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打火機。一款叫“班卓琴”的打火機應運而生,這是一款全自動的打火機,按一下按鈕即可實現打火和熄火。

班卓琴打火機到現在已經算是老古董了,但是當時確實站在了打火機技術的最前沿。一經面世,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班卓琴即作為軍需品,被大量採購。

說起打火機,就不得不說zippo。

zippo打火機外殼透氣,火芯周圍設置有防風用的帶孔防風牆,燃料則是石油中提煉出的石腦油,防風抗水,而且無汙染特環保。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這可能是zippo最古老的一款了

zippo的崛起也和二戰密不可分,因為zippo卓越的防風抗水性能,大受美軍官兵的歡迎。於是美軍打到哪裡,就免費給zippo宣傳到哪裡。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看看zippo1934年申請的專利

再翻翻打火機的前世今生,向上追溯,打火機的祖宗可能算是中國的打火鐵盒。現代打火機的初次發明則是德國人創造的燧石打火槍。而真正便攜安全的打火機的出現,則在19世紀,因為那時候菸草業興起了,抽菸的需求迫切。

說到抽菸,在中國,打火機一度是身份象徵,因為打火機是舶來品,窮人們用不起只能用火柴點菸。(菸民們窮到打火機買不起,還是要抽菸,不屑臉~)

打火機:我也曾是軍需品,還是身份象徵

還是別抽菸了

不過後來,中國的打火機一度佔據全球大部分市場,成本低至幾分錢(是的,分不是角),甚至迎來歐盟針對中國打火機二十多年的反傾銷,這些都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