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被以“網絡傳銷”處理罰款百萬元的達人店,現在怎麼樣了?

事實證明,達人店確實幫助數以萬計的大學生經濟獨立,給家裡減輕了很多負擔

八月份被以“網絡傳銷”處理罰款百萬元的達人店,現在怎麼樣了?

九月初,社交電商達人店創始人、CEO李偉應該正好在去吉爾吉斯斯坦的路上。

他的一個重要出訪任務就是參加由吉爾吉斯斯坦商務部組織的中國企業代表團赴吉參觀考察,以及響應“一帶一路”的倡導為兩國間的經濟與貿易做出貢獻。

“我們是唯一一家被邀請的電商企業。”李偉頗為自豪地表示,9月1日,他收到吉爾吉斯斯坦商務部的邀請函,出訪時間在9月6日。

“我們準備去把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優質農產品銷售到中國來。”李偉透露,他這次要想達成的合作重點是把吉爾吉斯斯坦的白蜂蜜,哈薩克斯坦的牛、羊肉通過他的平臺,銷售到中國內地。

他相信,這次出訪能為自己的平臺增加更多更好的產品,也能為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社會與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回應“網絡傳銷”風波

雖然李偉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他還是遭遇了一場風波。

今年7月,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一批涉嫌網絡傳銷的企業,達人店榜上有名。

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達人店進行了一次行政處分,合計罰沒款約400萬元,理由是“涉嫌網絡傳銷”。

“我們在一些程序環節的設定上可能的確有瑕疵,比如分院長、系主任之類的叫法,容易讓人想到多層級的關係,但實際上這是因為達人店長的種子用戶以大學生群體為主,為了便於對接管理,我們就擬定了這麼一個稱謂。”李偉說,達人店在利益分配上只有上下一級關係存在,而且不囤貨,也不壓貨,只是通過社交分享的方式來拓展消費人群。

“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傳銷不同,他們層級之間有著穩定的關係,而且一定是從上一級拿貨,達人店完全是由公司來發貨。這就不會給達人店長造成商品滯銷的風險。”李偉介紹,達人店在支付達人店長利潤時,已經委託給第三方公司處理,這也是和監管部門溝通之後的整改舉措。

李偉認為,上述風波的發生,其實是好事情,一方面,更規範了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說明達人店的一些規定,不一定適應當前市場,需要不斷改善和完善。“我們汲取了教訓,但更會踏實地做事”。

目前,達人店在線店長已經接近200萬人,覆蓋地區包括上海、廣東、河南、陝西、新疆、廣西等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線下優茶達人店也在不斷開設當中。李偉說,預計2018年底在全國開滿100家。

阿里背景

“創業必然會有波折。”李偉身上總是洋溢著蓬勃的激情,他說:“我喜歡挑戰,越是困難,越是鬥志昂揚。”

這樣的性格和他早年的經歷息息相關。2005年,李偉到英國考文垂大學求學,學習多媒體設計,與此同時他也沒荒廢編程基本功,買來一堆書籍自學代碼。

“你能學到什麼程度?”記者問。

李偉答道,“不謙虛地說,我覺得當時在實操層面的技術水平要比我們授課的老師強。”

這樣的天賦在李偉看來源於童年時代的“開化”。9歲那年,他就獲得了濟南市少兒計算機比賽一等獎,這些(計算機)思維過早地植入腦海中,就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讓他對代碼的邏輯掌握得遊刃有餘。

讀研的最後一年,他去微軟新加坡分公司當了一名程序員,再後來又去了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技術研發中心做工程師。工作之餘就對外接活賺錢,既給別人做畢業設計,也給一些小公司寫編程代碼。

2010年,李偉來阿里淘寶面試工作,這是他人生轉折的新起點。

當時,在崗位志願書上,他選擇了兩份差異巨大的崗位:首選崗位是視覺設計師,備選崗位是前端工程師。當時的面試官是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的麻長煒。

李偉解釋,當時那麼做不是為了標新立異,其實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他也有那份底氣。國外的經歷讓他對計算機很熟練,而且為了硬逼自己寫代碼,他對硬件、軟件、架構、數據庫、前端呈現等都有熟稔的掌握。

自創電商

2012年下半年,李偉聯合阿里的幾位同事辭職創辦了尚妝網。他將目光鎖定在電商美妝上。彼時,淘寶、京東已雙雄並立,樂蜂、聚美也垂直拓展,進入這樣一個領域無疑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李偉深知在這樣的格局中自己將會面臨的壓力,但他相信這個領域擁有巨大的市場。

“電商是一個發展的方向,美妝是時尚的前提。”李偉稱,在決定之前他曾做過周密的調研和考慮,“相比於日韓,中國的女生化妝比例還很低,日韓高達80%,中國則只有20%;另一方面,電商要考慮倉儲的成本,一平方米的倉庫可以放60萬元的美妝產品,但是其他的產品就不行。”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順利,在巨頭夾擊、同行擠壓的環境下,尚妝依靠傳統的B2C模式很難吸引足夠的流量,除非使用高價格補貼,“獲取一個用戶,成本就在一百多元。最為關鍵的是,藉助優惠補貼的方式,用戶遷移成本太低,很難沉澱下來。

李偉透露,尚妝最初經營的幾年,“每年虧損幾千萬”。這樣的局面給李偉造成極大的壓力,創業之初,他曾想過迅速盈利,然後走向上市之路,那時候他才發現,創業並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打折、砸廣告等傳統的商業套路我們又給搬了出來,但很快發現這樣依舊不行,燒錢終究無法持續長久,我們還是要選其他的出路。”李偉坦言,那是一段灰暗的歲月,公司持續虧損,資本進入寒冬,不突破創新,未來就沒多少希望。

在這樣的境況下,李偉開始覆盤公司的種種業務,結果發現只有達人說一個板塊有著輕微的盈利。一番考慮之後,他當機立斷砍掉虧損的業務,重點發展達人說。

達人說的模式是將一些女生美妝素材、照片和心得,發到微博微信裡進行分享,用戶提出需求以後,公司把商品發給用戶,並獎勵分享傳播的達人。

李偉從中發現了裂變傳播的威力,“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分享和口碑來影響身邊的朋友,一個人傳十個人,十萬用戶就能變成百萬用戶,公司和分享人共享利益”。

在這一思路之下,達人店順勢而出,其方式贏得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經過6年時間的發展,達人店已初具規模,達人店長從最初的不到1萬人增長到接近200萬人,自去年年初,達人店開始盈利。

香港上市計劃

“我現在沒有融資需求,不想再融資了。”李偉透露,2017年初,達人店完成了A輪融資,2017年也已開始盈利,具備了自我造血的功能。

“我們現在可以上香港創業板,但是我覺得不划算,我的計劃是2020年上香港主板。”李偉向記者透露了其資本計劃:這兩年加快經營的步驟,營收每年翻幾番,2020年能在香港上市。

“讓擁有我們公司股票的投資人、優秀員工都能獲得好的價值回報。”李偉這樣說著,從他的話語和眼神中,也能看出這份期許。或許到敲鐘的那一天,回望走過來的路,這名青年創業者,可以彈起吉他放聲唱,“我不怕苦海無邊,終有彼岸,歷盡磨難終成大聖齊天。”

這首歌叫《齊天大聖》,是李偉自己寫的一首歌,意在為“為今天、為未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八月份被以“網絡傳銷”處理罰款百萬元的達人店,現在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