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葬礼老照片:汪精卫,宋子文为其抬棺,段祺瑞送行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先行者,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国民政府称为‘中华民国国父’。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其葬礼也极具革命仪式,一改传统方式,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举行祈祷仪式,实行默哀等。葬礼规格也极其高,堪比古代帝王。按当时非常国会认为,为孙文有大功,应举办国葬典礼,也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图中是当时孙中山先生遗体照,可供瞻仰。

遵照孙中山生前遗愿,死后将葬于南京中山陵,图中是移灵前,其亲属在社稷坛大殿灵堂的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宋美龄、宋蔼龄姐妹,孙治强,孔令仪,孙治平,宋庆龄,戴恩赛,孙科,宋子文,孔祥熙.在中山像两侧是广为熟知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挽联。

在葬礼方式上,其家属和政府产生过小分歧,其家人要求在教学举行祈祷,但党内人认为,孙文为国民党总理,其这样,有辱孙氏,且玷辱国民党精神,此想法还和1920年时的非基督教运动有关.最后,裁定此举“为家族行动,与党无关”,从而在教堂举行了葬礼仪式。其出殡顺序是:300余人的警察先行,军乐队紧随,同时,飞机三架绕行。然后是送丧代表,乐队,私人,学校,护卫队,亲属等人。图中是当时北京中央公园前的送行队伍。


图中是灵车,由此送往港口,在送行中有段祺瑞为代表,外亲中是宋子文为首,还有教育界的燕大,北大,清华等大中学生教职员约一千人。其夫人宋庆龄乘青玻璃马车后行。送葬礼规模盛大,足以显示出孙中山的影响力。当时,除了北京外,在广州等各地,都举行了悼念活动,广州更是会城动员,当时在广州的党员11人筹备,举行了很大的哀典活动,如下半旗,停止宴会,禁止娱乐等等。

5月28日,灵柩到达浦口,并在那里由威胜号动往中山码头,还有13艘舰船护送。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战舰上悬挂着挽幛和祭幡,还写着恭迎灵柩几个大字。由于孙文生前说过,辞世后愿“归葬紫金山”,所以在1926年时,国民政府就在钟山第二峰茅山南麓开工修建陵墓,到1929年完工,之后灵柩移入,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举行大典,其遗体移入墓室。当时由其夫人和儿子及党政要人护送入墓室,各国使节,群众前往送行,队伍

在葬礼的过程中,抬棺者决定全用国民党党员,以示对其敬意,二是蕴含了团结,共同努力的精神。抬棺者分三组24人轮流抬,第一组是张继,汪精卫,孔祥熙、林森、石青阳、宋子文、喻敏西、石蘅青;第二组为于右任、陈友仁、李大钊、白云梯、邹鲁、戴天仇、邵元冲、钮永健;第三组为李烈钧、姚雨平、郭复初、焦易堂、邓家彦、朱卓文、蒋作宾、林祖涵。


图中是中山陵,位于今天的南京玄武区,占地8万平方左右,环境十分优美,现在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当时孙中山先生葬礼规模仪式之隆重,影响深远,这是在民国政府时绝无仅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