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解讀——安徽理工大學

大家好,今天理想高考為大學解讀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坐落於安徽省淮南市,學校創建於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國最早開展礦業人才培養的兩所高校之一。1955年學校由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1958年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1971年與煤礦有關的學科專業等整建制遷回淮南,與淮南煤礦學校(1963年淮南礦業學院大部遷至山東泰山後,留下部分組建淮南煤礦學校)合併組建淮南煤炭學院。之後,經歷了淮南礦業學院、淮南工業學院等辦學時期,期間,原華東煤炭醫學專科學校和淮南化學工程學校相繼併入。1998年學校由煤炭工業部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學校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特色高水平大學,是安徽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次。學校佔地近3500畝,建築面積近80萬平方米。武連書2018中國綜合實力排行榜第256位,中國校友會網2017-2018中國大學排名700強榜單第234名。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17個學院(部)。擁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6個本科專業。擁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獲批2個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7個學科榜上有名,其中6個學科位列省屬高校第一。學校形成了以工科為主體,以地礦、爆破等學科為特色,工、理、醫、管、文、經、法、藝協調發展的辦學體系。

點評:安徽理工大學辦學的歷史是比較長的,所以有部分學科比較強。

下面為大家介紹安徽理工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

安徽理工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

院校解讀——安徽理工大學

從2002年開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迄今已進行了四輪。第四輪評估於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第四輪學科評估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佈評估結果,不公佈得分、不公佈名次,不強調單位間精細分數差異和名次前後。採用按百分位進行分檔的方式。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佈: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點評:很多家長不明白學科和專業的關係。專業是用來培養人才的,學科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好的專業必須由好的學科來支撐,因此好的學科對應的專業也很好。

下面為大家介紹安徽理工大學的優勢專業:

安全科學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全國排名第10. 安全工程專業注重培養能從事、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健康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複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是一個涉及面極廣的綜合交叉學科。

礦業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全國排名第10.本專業培養具備固體(煤、金屬及非金屬)礦床開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採礦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能在採礦領域等方面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露天、井下)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監察、生產技術管理科學研究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特色專業,全國排名72.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汙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機械工程:省級特色專業,全國排名106.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級技術公司利用、製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及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製造、控制、編程,數控設備的開發、,及精密機電裝置、智能機械、、動力機械等高級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以及從事的高級。

點評:安徽理工大學雖然位於安徽省的不發達地區,但其有二個專業是具備較強實力的,尤其市安全工程專業,現在需求很大。

下面為大家介紹安徽理工大學的就業情況:

根據官網消息,2017 屆畢業生共 6110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 5409 人,碩士研究生 691 人,博士研究生 10 人。本科生就業率為 96.84%,碩士研究生就業率為 93.63%,博士研究生就業率 100%。

今天的解讀就到這裡,感謝大家對理想高考的支持。高考志願填報非常重要,填對一次幸福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