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盼望“託兒所”

8號樓工作室 文 | 邱慧

孩子快到1歲時,王雪(化名)決定重新工作,她想把孩子送到嬰託中心,“雙職工家庭沒得選。”

但考慮再三,王雪還是找了保姆。對比嬰託中心1.6公里的距離、每月6800元的費用,花6000元請個保姆和自己一起帶孩子是眼下最適合的方案。

8號樓注意到,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已有三年了,但我國仍未出臺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相關總體規劃,也尚未出臺涉及托育服務機構的行業標準和服務規範。2018年全國兩會中,多位人大代表就加大托育服務支持提出建議。據國家衛健委近日就給全國人大代表的回覆顯示,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及配套政策。

全民盼望“託兒所”

託兒所是“剛需”:30歲母親辭職當了3年全職媽媽

考察嬰託中心成了新生父母的一門必修課。嬰託中心離家距離是王雪考量的主要因素,精確到了每個紅綠燈的時間,“孩子太小,冬天接送困難,這些都是額外增加的人力、時間成本。”

8號樓查詢發現,以北京為例,0-3歲的託管中心價格不等,多數機構每月的費用超8000元,且多分佈在商圈附近。這些機構大多宣稱從嬰兒的感知能力、安全感、尊重能力、運動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但帶著孩子去試了幾天課的王雪發現,這些私立的託管中心對孩子的照顧多數停留在基礎層面,也就是吃飯、娛樂等看護,所謂的培養課程並沒有統一的檢驗標準。王雪感覺,“多以宣傳為主,摻雜的亂象比較多。”

“他們會給家長拍照片,但沒有開放監控,家長看不到孩子在託管中心的真實狀態。”王雪說,再加上私立機構沒有政府的統一監管,這加劇了家長對機構產生不信任感。

王雪表示,像自己一樣抉擇不定的父母有很多。自己的父母精力已經不夠,無法全天照顧孩子,自己也需要工作,有個放心的託管中心成了他們的剛需。

嬰託中心高昂的費用以及機構標準的差異性成了新生父母猶豫的因素。33歲劉雲告訴8號樓,為了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她辭掉了正處在上升期的工作,當了三年的全職媽媽。

劉雲說,自己也曾考慮過把孩子放在託管中心,但在給孩子考察託管的過程中,她發現這些託管機構不在教委的監管範圍之內,“師資、餐飲可能沒辦法做沒相關單位的全方位監管。”劉雲稱,嬰託機構的供不應求最終導致了價格昂貴,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

全民盼望“託兒所”

民企自辦託兒所的嘗試:員工排不上、虐童負面纏身

攜程創始人,也是長期呼籲放開人口政策的專家梁建章,曾發表《中國為什麼缺少託兒所》。文中表示:“如果夫妻雙方在小孩兩三歲前都必須參與工作,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項:一是長時間僱傭保姆,二是由家中老人來幫助看護。這兩個選擇過去能勉強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但是,近年城市保姆價格飛漲,僱傭全天看護孩子的高價保姆已經超出了很多城市白領的經濟承受能力。“再加上一線城市嚴控人口的政策和中國年輕勞動人口快速萎縮的現狀”,梁建章預估,未來的保姆價格只會越來越昂貴。

實際上,作為民營企業,攜程有過自辦“託兒所“的嘗試。2016年2月,攜程在其上海總部開辦“攜程親子園”,表示其目的是解決企業職工1歲半至3歲的孩子在家無人照看的困擾。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符合條件的攜程員工有800多名,其中已有120多人選擇了親子園,並陸續有新進員工排隊申請。

但在2017年11月8日,攜程親子園曝出虐童負面。許多攜程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向媒體曝光,該幼兒園教職員工給孩子餵食芥末、毆打推搡幼兒等。

當時攜程公關總監宋燕在其朋友圈感慨,若託兒所停辦,攜程是受害者,倒黴的是員工,“有誰能休假三年在家帶孩子?”

這段話再次引起輿論批評,認為攜程推卸責任,但也有人認為,宋燕的感慨說出了新生父母、企業和社會都要面臨的殘酷現實。

除了攜程公司,京東也在2017年4月宣佈開辦京東幼兒園“初然之愛托幼中心”,接收4-24個月的嬰幼兒,這個開始的時間就是始於京東員工產假結束後。這個托幼中心,只有京東員工的子女可以入學,設施高檔,並且免費。然而,這個托幼中心的名額供不應求,需要根據員工在職年限排隊,一位曾在京東工作過的父親說,“托幼中心得排號,即使是自己的員工也不一定能排得上。”

攜程和京東的民營企業自辦託兒所模式,雖然解決了部分職工問題。但仍然面臨著資質、管理與供不應求的問題。

全民盼望“託兒所”

0-3歲撫養費超出承受能力 政府應重辦託兒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認為,就學前教育來說,0-3歲比3歲以後更重要,“目前中國這部分市場非常缺失。”

據瞭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托兒服務在中國城市中很常見,很多工廠、企事業單位以及街道都開辦了託兒所,員工在上班時可以把小孩放到其中託管。當時,收三歲以下幼兒為託兒所,收三至六歲幼兒為幼兒園。

但2012年教育部頒佈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到,國家出臺了《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這被業內解讀為幼兒園入園年齡規定為3歲以上,黃文政表示,這導致不少公辦幼兒園陸續取消“託班”。

他說,“國家就應該為0-3歲的孩童提供免費的普惠性服務,比如建設公益性和普惠性的託兒所。”當下0-3歲階段孩子的撫養費用超出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黃文政認為,如果政府能夠出資辦一些類似早期託兒所的機構,適當收取費用,這不僅減輕了新生父母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育率,“對於政府來說,這是投資最小收益最大的一個舉措。”

黃文政向8號樓表示,由於法律和道德層面的風險,私立的託管中心很難開展或者維繫,這就出現了託管中心供不應求,再加上一線城市租金、人力等成本,費用昂貴是必然的。

他建議,對於目前市面上以智力開發為名的早教機構,政府應當儘快出臺相關行業標準。同時,“政府還應當加大’託管中心’的建設投入。”

據財新網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稱衛健委)牽頭起草《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代擬稿)》(下稱《意見》),已報送國務院。這意味著,0到3歲托幼階段的規範即將出臺。消息指出, “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已成為衛健委201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