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記得今年初春在南方的鄉村,有一天晚上在山裡散步時,路過一處小土坡,眼睛餘光瞥見地面上有非常微弱的、一閃一閃的微小亮點。靠近蹲下仔細看,很驚喜,果然是我從未見過的——螢火蟲幼蟲。以前只看過幾次成蟲,隔得遠遠地看,沒有靠這麼近。幼蟲的光亮不如成蟲那麼強,但在溼冷的夜裡足夠能溫暖人心。我白天曾多次經過那裡,知道土坡邊有大堆的枯枝落葉。真是沒想到,那些爛乎乎、貌不驚人的枯枝落葉堆就是螢火蟲幼蟲們的家。再沿著那條小路走,我又發現了許多隻螢火蟲幼蟲,蹲下身看的時候不自覺地躡手躡腳,屏住呼吸,生怕喘一口大氣把小亮點們趴著的葉子吹跑了……

任憑枯枝落葉就地堆積、就地腐爛,也只有在部分鄉村地區才會有了。在城市裡,一到秋天,所有的環衛工們便開始執行一項萬分艱苦的任務——清掃落葉。這邊剛掃過,那邊又在不斷落下,工人們每天都忙得一身疲憊,再加上秋天風大,剛掃好收集到一處的葉子,往往又被吹散……但樹木卻不想給人留什麼情面,“我該落葉還得落啊!”

我們不知怎麼回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約而同地覺得,沒有落葉的街道和園林才是“整潔”、“美觀”、“乾淨”的。

可是,也不知怎麼回事,我們另一方面又暗暗期待著來自自然的慰藉,比如,想看看城市裡找不到的螢火蟲。以至於,有些企業特意從野外捕捉來螢火蟲,折騰出了所謂的“螢火蟲主題公園”、“螢火蟲放飛”活動。人們卻很難意識到,城市如此“乾淨”、乾淨得連一片落葉都容不下,這種做法跟螢火蟲消失之間有什麼聯繫……

其實,不僅僅是對於螢火蟲,不起眼的枯枝落葉還是其他許許多多野生小動物的家園。但這個事實對大多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的。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留下落葉宣傳海報:落葉不是垃圾,而是蝶、甲蟲、蜂、蛾和更多動物的食物和家園,告訴朋友和鄰居們留下落葉吧!

“留下落葉”(Leave the Leaves),是Xerces協會(一家致力於保護無脊椎動物的機構)發起的、面向公眾的呼籲。

Xerces協會認為,在庭院、農園中,除了種植本土品種的多樣化植物、避免使用有害殺蟲劑除草劑以外,留下落葉,是我們能為保護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所能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了。而留下落葉卻是種植者們最難接受的一個做法,因為這似乎太不符合常規了。誰不想擁有一個看上去“清爽整潔”的院子呢?

其實,蛾、蝶、蜂、蝸牛、蜘蛛等等無脊椎動物當中的部分種類,都要靠落葉、以及混雜在落葉中的枯枝、果實,作為過冬的庇護所,在這裡獲得食物和溫暖。而這些無脊椎動物又是鳥類等其他許多動物們的食物。

蛾和蝶當中的大部分物種都是不遷徙的,而是在冬季時以卵、幼蟲、蛹或者成蟲的形式,在當地就地過冬。除了在那些氣候特別溫暖的地區,這些昆蟲們都需要以枯枝落葉作為過冬的庇護所。比如,一種豹紋蝶(Great spangled fritillary)以及燈蛾的幼蟲就會在冬天躲在落葉堆裡,既是保溫,也是保護自己不被捕食者發現。一種灰蝶(Red-banded hairstreak)會把卵產在落下的橡樹葉子上,當幼蟲孵化出來之後,這些落葉就是第一口食物。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一種灰蝶(Red-banded hairstreak)會把卵產在落下的橡樹葉上,幼蟲孵化出來之後就以這些落葉為食。

除了蛾、蝶以外,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熊蜂也依賴落葉作為保護。在夏末,交配後的熊蜂會在淺層土壤中產卵,如果秋季時土上覆蓋有一層厚厚的落葉,會非常有助於這些卵安全地過冬。蜘蛛、千足蟲、蝸牛等等無脊椎生物在冬季也都要依靠地面上覆蓋著的落葉生存。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熊蜂的蜂王需要在淺層的土壤中過冬。留下落葉,給ta們更多的保護。

或許有人會問,這些蟲子當中有些不是“害蟲”嗎?去除落葉不也是為了防止過多蟲害嗎?可是,所謂的“害蟲”,卻是生態網中相當重要的成員、是鳥類、兩棲類、齧齒類等動物的美餐。沒有人想看到“寂靜的春天”成為現實,可是當面對原本就關係錯綜複雜、每一環都相互依賴的生態網,人的一些舊觀念為什麼還是揮之不去呢?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儘管穿好了過冬的“衣服”,但這種蛾類幼蟲(俗稱wooly bear,毛毛熊)卻需要在落葉下獲得額外保護。別把ta們的家吹走了!

某日在公園裡,我發現幾個角落處沒什麼人會經過的地方,落葉層堆得比較厚,顯然沒有被清掃。而就是在這幾個角落,我看到大群(每處至少上百隻)的鳥在翻落葉、找食物。在幾乎無風的天氣裡,那輕柔的嘩嘩聲,從遠處聽,就像是森林裡下起了大雪的聲音。很多愛鳥人士會在樹上懸掛喂鳥器幫助鳥兒們過冬,但是,在種植多樣化的本土植物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留下落葉,才是更符合自然規律的幫助鳥兒的方法。總之,我們不應該只看到落葉給小蟲子們(包括常規說法中的“害蟲”)提供了棲息地,更需要把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看到這件事後面會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

為了安全,在街道上的落葉不得不被清掃掉。但在其他場所,特別是公園、居民樓附近綠化帶,儘量留下落葉,還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在美國,根據2005年NASA的一項調查,全國的草坪面積大約是4千萬英畝(約16萬平方公里),在城市中,草坪比花園的面積要多出許多,這也是人們覺得“迫不得已”要把落葉掃乾淨、當做垃圾扔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要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滿足小動物們過冬的需求,至少需要幾英寸厚度的落葉。對於草坪來說,這個厚度是承受不起的,但是有研究表明,如果留下薄薄的一層落葉,其實是對草坪的生長有好處的。而其他多餘的落葉則可以堆積在樹木、灌木以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周圍。

如果必須要把草坪上的落葉全部去除乾淨,也最好用對動物更友好的方式,不要把葉子用割草機打碎,因為打碎後的葉子無法提供跟整片葉子相同的覆蓋效果,而且打碎的過程中一些蟲卵、蛹或成蟲可能同時也被殺死了。我們可以把草坪上的過多的落葉整片收集起來,在角落裡堆成一堆,讓葉子自然分解。當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更好的辦法是,把單一化的草坪儘可能替換成多樣化的本土植物花園。這不僅節省灌溉用水、在秋冬季節可以直接把大部分落葉留在其中,也會在全年都給本土的小動物們提供一片寶貴的棲息地。

另外一個重要的留下落葉的原因是,對於土壤來說,落葉能夠提供豐富的有機質,讓土質變得更疏鬆,給土壤裡的微生物提供合適的生存環境…… 在保溫、保水效果方面,落葉也毫不輸於那些用碎木屑做的覆蓋物,而落葉是完全免費的!森林裡的樹木不需要施肥澆水,卻比人工園林裡的更健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落葉(以及其他凋落物)歸根對土壤的滋養。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用自然提供的免費覆蓋物,保護植物、創造更健康的土壤

有些種植者可能擔心,冬季降雪降雨後,落葉會不會被壓得太嚴實,以至於對植物有害呢?其實這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被壓實的落葉可以確保植物根部不受凍,對春天的新芽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如果你在森林中看到過從厚厚落葉層下鑽出來的新芽,你就會知道落葉覆蓋對於植物的生長來說不會是一個“問題”。

最後,如果你已經鼓起勇氣決定了要在自家的庭院或農園裡留下落葉,那也要記得,在第二年春天也不要過早地把這些落葉去除,而是等到全天的天氣比較暖和的時候再做這件事,否則,之前的保護措施可能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了。(因為昆蟲在早春比較寒冷的時候,要麼還沒長成成蟲,要麼即便是成蟲了,但在寒冷的夜間還需要落葉的保護)。

除了留下小動物的家園以外,留下落葉的好處還有很多很多。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統計,落葉以及其他園藝廢棄物,佔了全國固體廢棄物的13%——也就是每年3300萬噸!如果被填埋處理的話,這些廢棄物會釋放出溫室氣體甲烷。原本是大自然設計得好好的“落葉歸根”的循環,受到過多的人工干預後,卻會產生損害生態平衡的溫室氣體,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所以,留下落葉,不只是為了動物,也是為了讓原本就不是“垃圾”的落葉們發揮其在生態系統中應有的各種功能,而不是給垃圾場增加負擔。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 當你留下落葉,你的鄰居可能以為你要麼是瘋了、要麼是太懶,可是那些小動物們知道,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你在冬天的落葉堆中發現過哪些小蟲子、小動物呢?有沒有像我一樣看到過鳥兒們在落葉裡覓食?你有哪些便於個人參與的、留下落葉、改善生態的好建議?歡迎留言跟更多人分享。

  • https://xerces.org/2017/10/06/leave-the-leaves/

  • https://www.nwf.org/en/Magazines/National-Wildlife/2015/OctNov/Gardening/Leave-the-Leaves

請儘量留下落葉,這是小動物們過冬的庇護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