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你的成就

過年回家“今年期末考了多少分呀?”“工作怎麼樣呀?工資多少呀?”“什麼時候結婚呀?”每每過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們都會問上一些以表關心,實則暗暗比較,回家後就變成了“你看看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你看看人家的兒子幾歲了就結婚了,你什麼時候結婚?”各種無形的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的進步都是跟身邊得人比較,生怕他們超過了自己,總認為只要贏過了他們,自己就是絕對的勝利者,但其實這種因為嫉妒而產生的勝利感並不能讓我們真正的成為人生的贏家。就像高考,我們在班級裡贏過了所有的同學得了第一名,還有整個年級段的排名我們能得幾名?縱然我們在整個年段的排名也不錯,但是高考要面對的是全國幾百萬的學生大家一起競爭的結果。所以,格局很重要,我們要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態,把目光放長遠,用開闊的心胸容納所有的比較,減少對自己的壓力和對身邊的人的壓力,團結一致,相互學習,有一個神奇的結果是:當你幫助身邊的3個同學掌握了一種題型,你對這個題型就能非常熟悉地掌握。

印度聖雄甘地有一次外出,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急匆匆地踏上火車,一不小心一隻腳被車門夾了一下, 鞋子掉在了門外。火車啟動了,他毫不猶豫地脫下另一隻鞋子扔向窗外。乘客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把另一隻鞋子也扔掉,甘地說:那隻鞋子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如果一個窮人剛好從鐵路旁邊經過, 他就可以得到一雙鞋而不是一隻鞋。事情看起來並不驚天動地,甚至是很隨意的一個舉動,卻能勾起我們許多聯想,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作為普通人,我們如果丟了一隻鞋子,很容易會產生一種幽怨的情緒,甚至也知道留著另一隻鞋子沒有用將其扔掉,但是很少能產生像甘地一樣的想法或者做出像甘地一樣的舉動,自己得不到,不如成人之美,這就是偉人和凡人的心量大小的差別,格局大小的差別。

所以,有大志向的人都是福慧雙修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的地方?對老師的教誨傳授有沒有溫習?大智慧的聖人沒每每修習自己的內心都是如何地有益於人,開闊自己的心胸,才能一步步擴大格局,最後有自己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看看《了凡四訓》你會明白人生所有的好福氣好運氣都是行善積德得來的,明朝袁黃先生本來只能考到貢生,三十歲了才考進國子監學習,後來經過高人指點努力改正自己缺點併發願行善積德3000件,當年的秋試就從第三名考到第一名,一生行善,後來中舉人又中進士,再後來當上河北寶坻縣縣長,一生福澤綿綿,這些都是原本他想都不敢想的,他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寫成了《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所有的成功來源於一點點成就於別人的同時才能一點點地成就自己。

所以,如果我們有自己的夢想,不妨效仿他們,一方面,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修德行善開闊自己的心胸格局。另一方面,努力學習知識技術,雙管齊下,相信成功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