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會我的事:堅持下去才會變厲害呀

2018年彷彿一眨眼就過去了,其實,每年到年底都覺得時間轉瞬而逝,回過頭來,自己似乎什麼事情都沒幹,不由得又焦慮又喪氣。

年末,我和李小喵打開微信公眾號平臺,打算統計一下這一年來寫的自然日記,在翻看的過程中,我的思緒又被拉回到當天的所見所聞,比如6月17日,紫薇開花了,7月下了13天的雨。這樣看起來,又覺得自己確實做了一些事情,好歹寫了100多篇自然日記呢(我和李小喵分工,一人寫一週自然日記),幾乎沒有間斷。如果不記錄下來,那麼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可能又會覺得一事無成。

寫自然日記的想法,說起來也很偶然。因為楊小咪、李小喵和我三個人都喜歡看花花草草,我們會在群裡分享今天看到柳樹發芽了、櫻花開了之類的照片和文字。某天大家突然說起,既然這樣,我們何不將觀察自然的所見所想寫出來呢,也算是個記錄。於是,李小喵就這樣寫下了第一篇自然日記。

2018年教會我的事:堅持下去才會變厲害呀

一開始,我和李小喵都以為,記錄自然就是要每天寫花花草草,所以約定好每天都拍3種植物來寫。印象最深的是,六七月裡,我們為了拍植物,有時不得不頂著毒日頭去草叢裡彎腰尋找些新發現,偶爾還要保持一個奇怪的姿勢,才能拍到一張還算能入眼的照片。要是此時有人路過,一定會覺得這兩人八成腦子有問題。

結果沒寫多久,我們就陷入了困境,因為平時的活動圈子就那麼大,所見的植物就那麼多,總有寫完的一天。於是,在很難觀察到新植物和植物的變化之後,就非常頭疼了。有一段時間,我們天天為了寫什麼植物發愁。

這時,楊小咪提醒我們,自然又不僅僅是植物,還有天氣和我們身邊的人,颳風下雨、星星太陽月亮、來往行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還能從縱向深挖,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將一種東西寫得更為深入。從此以後,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都成了我們寫自然日記的素材,內容立馬豐富了許多。我們也開始讀更多書,增加知識儲備。

2018年教會我的事:堅持下去才會變厲害呀

雖說我喜歡自然,但天天寫也難免會疲勞。一週7天,每週寫到週四,我就感覺絞盡腦汁,此後三天,特別是週末,心裡真是一萬個不想寫。但一邊不想寫,一邊也堅持了下來,雖然好多個週末我都拖到了十一二點才寫完發出,有一次,我趕著零點零分在後臺點了發送,但發出時已經是第二天的零點零一分了。

雖然過程中有很多痛苦,但寫自然日記也算2018年我的一大收穫,這大概是我堅持做的最久的一件事了。

在這100多篇自然日記中,我明顯感覺到寫作能力的提升。一開始,我寫文章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被楊小咪笑說是“形散神也散”,她倆看我的文章要不斷揣摩我的本意。雖然我以為自己說清楚了,但看的人未必明白。而且我寫東西時遣詞用句偏口語化,所以難免有時候寫句子囉裡囉唆的。

雖然每天寫自然日記時不曾發覺,但隔一段時間,我就會發現寫作能力確實還是有所提高的。至少原先費勁巴拉地要花兩三個小時才能勉強寫完發出一篇,現在不到兩小時就能輕鬆搞定。而且,之前覺得沒話找話說的一些文章,現在看起來也沒有太爛嘛,嘻嘻。

2018年教會我的事:堅持下去才會變厲害呀

我之前總覺得,以後的某一天,我肯定能學會XX技能,突然變厲害,然後就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了。有次和朋友聊起來,原來她也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都存著這種天真的念頭。

通過這一年寫自然日記的經歷,我才發現,如果現在、此刻不開始行動,不堅持下去,永遠也沒有變厲害的那一天。而且我也不會突然變厲害,只有經過每一次的練習,一點點積累,經歷許多痛苦,可能過程中的進步細微到自己都無法察覺,但也只有繼續堅持下去,量變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會發生質變。雖然這個道理在之前的課本上早就學過,但直到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

此外,這一年,我大大小小加起來讀了46本書,涉及小說、漫畫、藝術、歷史、文學、金融等等。雖然不算多,但基本上每天都會翻幾頁。上班坐公交車時,就看輕便的Kindle,晚上在家看紙書。看完一本書,還是會有一些成就感,暫且不管我能不能完全吸收書裡的內容。但今年讀的書都偏輕鬆,人果然喜歡輕鬆的東西呀,明年希望能啃些內容嚴肅的書吧。

2018年教會我的事:堅持下去才會變厲害呀

2019年,還是想小小地立一個flag,再寫一年不間斷的自然日記。然後,繼續讀書,繼續磨練寫作能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