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走來的阿依達——和慧

2015年1月27日晚,我在國家大劇院欣賞了“史上最豪華”版的歌劇《阿依達》,當晚歌劇美不勝收的方面很多,最令我震撼的是阿依達的扮演者和慧。在演出結束以及第二天演出空隙,我短暫採訪了和慧女士。為了不影響她的下一場演出,採訪的時間被儘量壓縮。儘管如此,還是對她有了更全面的瞭解,也與她探討了歌劇。

和慧以前,中國人認為唱歌劇國人不及歐美人,和慧以後,中國人在歌劇表演上自信了。似乎,上帝特別厚愛和慧,要把所有的能力都賜予她,讓她成為歌劇超人。

絲綢之路走來的阿依達——和慧

“世界第一阿依達”

2015年國家大劇院的開年大戲《阿依達》是一部鴻篇鉅製的豪華版歌劇。

指揮祖賓.梅塔對中國版《阿依達》的評價是:“(中國)觀眾可能95%是第一次來現場看《阿依達》,第一次看就看到這樣的製作,將來他們再去世界各地看別的版本,都會感到失望。” 國際組 演唱這一晚,很多觀眾慕名而來是為了現場聆聽和慧的演唱。畢竟,和慧這些年在國外發展,中國觀眾能欣賞她表演的機會不多。

在歌劇界,常常把演唱威爾第的歌劇和演唱其它歌劇分開,以強調威爾第歌劇中聲樂的高難度。其中,《阿依達》是他的經典之作(相比較,《茶花女》只是婉約派)。阿依達需要特別震撼又兼具細膩的戲劇抒情女高音,這要求歌者的中低音區如女中音一般厚實,同時高聲區要特別有力度和有變化。一般說來,東方女性的生理條件不具備戲劇女高音發聲所需要的大號腔體,所以中國歌劇女演員中戲劇女高音很少,而戲劇抒情女高音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女演員雖然嗓音很優美、靈巧,但未必適合演唱這個角色。 “世界第一阿依達”的評價最早來自西方歌劇評論界——意大利樂評認為,和慧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阿依達”。我想這個評價的理由很明確:一是和慧的戲劇抒情女高音的嗓音條件特別適合演唱威爾第的作品,符合歐美觀眾欣賞歌劇的重口味,是當今歌劇女高音的潮流;二是《阿依達》作為和慧標籤式的作品,她已經在世界各地頂級的歌劇院演出了133場。她主演了世界上第一部歌劇《阿依達》3D電影,並獲得了意大利2012年度金獎,這些在當代是無人企及的。業界談及阿依達,首先想到的就是和慧。2012年6月和慧在維羅納競技場露天環境中演唱《阿依達》,該劇場沒有擴音設備,可容納3萬人,這樣規模的演出在歌劇史上是空前的。和慧曾經連續9年被邀請在那裡演出,其中六年都擔任開幕首演的女主角。

一直以來,《阿依達》的音樂充滿跌宕和激情,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經典的戲劇衝突,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女主角阿依達的詠歎調《祝你勝利歸來》、《祖國蔚藍的天空》是威爾第著名的細膩、難度之作:旋律上採用了一些東方音樂素材,以呼應主人公的身份。為表現阿依達複雜的心情,音樂需要各種聲樂難度技巧來完成——富於張力的大跳,高音弱聲、音量的集聚與爆發以及特別綿長的legato”等等。威爾第不會考慮演唱的難度,所有創作為音樂形象和劇情服務!所以,沒有超凡的功力是無法勝任阿依達角色的。

這些對於已經演過132場阿依達的和慧而言,並沒有表現出吃力。整場表演,傳遞的是她的自信、投入和極其強大的氣場。如果說聲音能夠駕馭大的場面,能夠傳得很遠是戲劇女高音的要求,那麼和慧早已超越了這些。她的演唱既大氣磅礴,又細膩精緻。在力度處理上,她能夠嫻熟地做到器樂演奏中常見的從fff到ppp的過渡,層次非常豐富。尤其是在高音區的弱聲,音量弱而不虛,能夠傳遞到觀眾席最遠的位置。接著,是綿長的高音處“legato”,為了人物塑造需要,還要在做漸強的處理。把這些器樂演奏技巧運用到演唱中,彰顯了和慧的演唱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對觀眾而言,就是審美的愉悅。

臺下與和慧交談,她試圖把聲音壓得很小,這是為了節省用嗓,以確保下一場的有演出。即便如此,她天鵝絲絨般的嗓音也特有質感。被問及高音弱聲“絕活”是如何練就?和慧說是根據自己嗓音條件琢磨、實踐形成的。在意大利等國家排演歌劇時,藝術指導多是文學家、歷史學家,他們圍繞劇情展開輔導。而關於聲樂技巧,這麼多年在國外和慧沒有老師。

我注意到和慧在評價聲音質量時,常用“潤”和“幹”兩個概念。在她看來,不論音區高低、音量大小,強弱如何變化,“潤”的聲音在形態上是有修飾的明亮和穿透力,代表有修養的歌聲;技術上“潤”則代表遊刃有餘,令人聽之舒服,而不是感到極限到來,心情壓迫。相反,“幹”是指演唱聲音過於直白,技術上不完善,藝術格調不高。我想到了中國古代琴論24況中的“潤”況 ,“蓋潤者,純也,澤也,所以發純粹光澤之氣也”,又云“凡弦上之取音惟貴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於溫潤呈之。”藝術之美貫通古今中西,和慧對“潤”的追求,體現了她在歌劇演唱中了超越“弦與指合”、“指與音合”技術層面,追尋 “音與意合,而和至矣”的立美境界。“以音之精義而應乎與意之深微”是對音樂表演者的高標準要求,和慧在努力實踐。

除了《阿依達》,和慧還擅長表演歌劇《蝴蝶夫人》、《托斯卡》、《喬康達》、《假面舞會》,這些歌劇不論從參演數量,還是演出歌劇院的級別,以及觀眾的反響,和慧也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絲綢之路走來的阿依達——和慧

國際化的職業歌劇演唱藝術家

國人對影視劇演員走國際線路已不再陌生,常謂之“國際某(某)”。和慧於2002年離開中國,在歐洲和美洲發展自己的歌劇事業,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十幾年來“我要麼在演歌劇,要麼在演歌劇的路上”,她已經成為了不擇不扣的“國際和”。

什麼級別的歌劇院邀請你?請你演什麼角色?回(邀)請的次數?——這是當下衡量一位歌劇演員的三條標準。

近年來,和慧先後在世界頂級歌劇院擔任歌劇女主角,多次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巴黎歌劇院、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巴塞羅那裡塞烏歌劇院,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演出。其中,在斯卡拉歌劇院上百年的歷史上,一共有兩位亞洲人登臺表演,而演女主演的就是和慧。“Hui He”的名字被收錄在意大利維羅納阿萊那歌劇院的博物館裡。目前,她以年均50場次的頻率活躍在世界各大歌劇院。這些數字,足以揭示歌劇界對她的認可。

國外的歌劇演員走國際化、職業化道路。歌劇院對於職業歌劇演唱藝術家,有近乎苛刻要求:首先,必須有票房價值;其次,聲音有特點,素質高,上手快;再次,熟練掌握意大利語,能自如完成歌劇演唱,並與各國導演、指揮交流無障礙。除此以外,良好的個人修養,以及對西方文化的瞭解、尊重,也是非歐美文化背景演員必須具備的。

和慧坦言國外的頭兩年是適應期。在國內的學習只是毛皮,真正的歌劇表演是在國外完成的——排練中與導演、指揮、藝術指導的磨合就是最好的學習。開始幾年歌劇排演中,她會被提醒有些發音不夠準確,於是就模仿、揣摩,逐漸做到了發音精準。但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人而言,演唱意大利語歌劇,僅僅會發音是不夠的,還要理解該語言的文化。和慧有語言天賦,她流利的意大利語是在歌劇院的環境中“燻”會的。她能對不同歌劇人物有精確的把握,也要歸功於她對意大利語的嫻熟的掌握。對此,她特別強調:中國一些學習美聲唱法的人,對意大利語只是鸚鵡學舌,不體會語感,不太清楚詞義,不瞭解意大利語的發音特點和語法,這樣的演唱就大打折扣了。

國外的歌劇演出市場成熟,演出機會多,相關配套和服務也好。但這些高待遇是給有能力的職業演員的。演員之間競爭公平、激烈,一個角色常常有幾十上百人去競考,歌劇院從中擇優錄用。有時,排演時間緊張,演員要在很短時間裡記憶樂譜,歌詞,理解文化背景。有的職業演員兩天就能記下全譜,參與演出。這是何等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很多中國演員到了國外不適應,和慧算是一個奇蹟,能夠很快地融入國外的圈子。同時,她深知自己代表中國,所以處事特別小心,時時觀察學習西方禮儀,人際交往上有禮有節,讓人感覺到她的素質、涵養和親和力。這些年和慧交到了很多國際朋友,其中多明戈和祖賓梅塔是她歌劇之路上的伯樂。這一次主演阿依達就是指揮祖賓梅塔親自推薦她為女一號。

談及聲樂學習,和慧認為除了悟性、天賦,觸類旁通的能力也很重要。問及她本人演唱的條件,她表示自己確有天賦。但同時,她特別強調,歌劇演員不是發聲機器,良好的發聲生理和發聲方法,並不一定等同於優秀歌劇演員。好嗓子只是基礎,需要雕琢打磨聲音、表演,不斷學習語言、文化,迅速進入歌劇表演。她的勤奮、謙虛、樂觀自信、善學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因為演唱成功,歌劇院會不斷反覆邀請。目前,她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連續合作11年。與大都會歌劇院合作了3次,與斯卡拉劇院合作了4次。十餘年來,已經有不少歐美觀眾成了和慧的鐵桿“粉絲”,他們會依據和慧的演出檔期飛來飛去,追隨於各大歌劇院之間。所以,無論在哪家歌劇院表演哪部經典歌劇,和慧的票房都是穩定的。

對此,慧很謙遜的表示:她成為國際歌劇華人第一人,是個人的天賦、努力,也是機遇,隨著近年來中外聲樂教育的交流,以及國內歌劇市場的形成,以後會有更多的歌劇演員走出國門,產生國際影響。

絲綢之路走來的阿依達——和慧

牆外開花牆內香

在後臺見到和慧,感覺她非常溫婉大度,沒有架子,對人友善。她生活地很簡單,很多歌劇以外的事情,她知之不多,也沒有興趣;而一旦與歌劇相關,她是那麼熟悉、自信,又特別侃侃而談。這讓我想到十幾年來她在國外演出、生活,西方上流社會的文明觀念已經深深烙在她的行為之中。與和慧交流很愉快,她智慧,內秀,大家風範。有時,她會靜靜的聽我介紹國內的情況,不溫不火的談吐讓我的腦海閃過孔子所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和慧之所以於2002年走出國門發展,主觀上是她對自己當時的發展不滿意:一方面她在國內的聲樂比賽中沒有取得特別滿意的名次。國內最好成績是青歌賽的銀獎。由於美聲唱法通過電視媒體的播放,相當程度的削弱了藝術本身的美,所以,歷屆美聲組的演唱都不太受到觀眾的追捧,和慧獲獎後演出的機會不多;二是當時的中國還沒有一座像樣的歌劇院,歌劇排演和演出的場次很少。而她作為西安音樂學院的教師,不在文化一線城市,更是沒有機會演歌劇。英雄無用武之地,這種狀況令她苦惱。客觀上,通過在國外參加聲樂大師班,她的業務進步明顯。很快,她先後在多明戈世界歌劇比賽和威爾第國際聲樂大賽中獲大獎。隨後,世界知名的歌劇院和著名的經紀人都上了她的實力,紛紛來找她簽約。

歌劇是音樂藝術金字塔尖的陽春白雪,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小眾藝術。和慧表示國內外歌劇觀眾層是有差異的:歐美觀眾喜歡歌劇是在欣賞自己的本土文化,觀眾的年齡層偏大,觀眾群體比較穩定,他麼對唱段很熟悉,欣賞品位很高,類似於中國的京劇票友;中國的歌劇觀眾趨於年輕化,他們喜歡這種外來的藝術品種,追求高品質的藝術享受,觀眾群體正在慢慢培養之中,形成有規模的觀眾群體還需時日,但趨勢是樂觀的。如何適應這些差異,她還在努力。對於在國內宣傳並不太多的和慧而言,《阿依達》當天一票難求讓她本人初步感覺到自己在中國歌劇迷心目中的地位。

對於中國近些年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前景,和慧表示很欣喜: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硬件新、設備好,聲音傳遞質量高,7年排演了38部歌劇,令人振奮。尤其是這樣一版大製作的《阿依達》,既在音樂上尊重原作,又在舞美服裝等方面力求突破,非常了不起。大劇院定位於國際化發展模式,起點高,必然引領中國歌劇市場的健康發展。和慧與國家大劇院的合作,始於2012年,回國第一部歌劇是《假面舞會》,最初被編在國內組,因為演唱很突出,超越了國際組演員,震撼了中國歌劇界。後來,合作逐漸多起來,先後演出了《蝴蝶夫人》、《假面舞會》、音樂會版《阿依達》、《遊吟詩人》、歌劇版《阿依達》,以後每年都有與大劇院合作的計劃。

當然,雖然中國許多城市都新建了歌劇院、藝術中心,大力發展了音樂表演的場地、設施建設,歌劇表演的硬件環境已上了規模,歌劇市場正在形成。但是,觀眾的培養,劇場管理,藝術總監的藝術水準,國際視野、經紀人等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國外每個環節都很專業化,產業化。國內的產業鏈存在缺陷,

為職業藝術家提供的服務還不夠,尤其是古典音樂的經紀人鳳毛麟角。另外,國外的經紀人制與中國的演藝市場如何對接等等,尚在探索中。

問及是否有表演中國歌劇的意願時,和慧表示她對演唱中國歌劇一直持謹慎的態度,只會接演適合自己的角色。種種原因,目前她還沒有簽約中國歌劇。看來,經過幾百場次的歌劇表演,和慧已經有了很多表演的積累,她的執著和嚴謹形成了她對歌劇獨到的見解,也影響她的取捨標準。

喜歡和慧的另一個原因是她的坦誠。雖然觀看《阿依達》的觀眾非常認同,但她還是坦言自己對其中的一些表演抱有遺憾,她追求是盡善盡美。如今,和慧成了世界是最繁忙的歌劇演員,她的下一個檔期是芝加哥歌劇院的《托斯卡》,演出合同已經簽到了2017年。

套用一首詩歌祝福和慧:你回或不回(中國),都在歌劇的事業;你說或者不說,歌聲是最好的宣傳;你(音)樂或者不(音)樂,你在傳播中西經典文化。

和慧出生在陝西,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這裡正式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今天,文化絲綢之路作為國策再度興起,和慧在歐美的歌劇舞臺上贏得了觀眾的愛戴,她是中國人的驕傲,是當代中國文化絲綢之路的重要使者,希望她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更多的貢獻。

絲綢之路走來的阿依達——和慧

注:

1、轉引自《大劇院版上演:愛恨之間演繹古埃及傳奇》,《光明日報》,2015-1-26,第9版。

2、中國版《阿依達》分國際和國內兩組演員。

3、 明末琴家徐上瀛《溪山琴況》,提出了古琴表演藝術的24個審美範疇,即所謂“二十四況”。此段摘錄均引用於次文獻。

馮亞: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此文刊於《歌唱世界》,2015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