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聽驗配師說話聲音很清晰,但聽不清家人說話呢?!

在驗配中心,我們有時會聽到一些助聽器佩戴者說:“為什麼我在驗配中心聽驗配師說話聲音很清晰,但回家後還是聽不清家人說話呢?!”

驗配師們常常覺得非常奇怪。

那麼,這種情況真的奇怪嗎?!

為什麼我聽驗配師說話聲音很清晰,但聽不清家人說話呢?!

其實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奇怪,引起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一般分為以下兩點:

1聲學環境

家裡的聲學環境和驗配中心的聲學環境存在較大差異。驗配中心一般比較小,同時,又具備比較多吸音材質的裝飾,如壁布之類,可以有效吸收聲音,防止迴音和混響的產生。而助聽器佩戴者的家居環境如果較大,又或者佈置軟性材料過少時,聲音就有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出現過多的反射和混響情況,從而令助聽器佩戴者產生迴音或有尾音的不舒適感。

而這種感覺就影響了助聽器佩戴者對助聽器聲音補償的滿意度。其實想改善這種情況,只要在家中多添置一些軟性材料,如:毯、壁畫等即可。

2音量、語速

家人的說話音量或語速與專業驗配師說話的音量或語速存在較大差異。

驗配師要判斷出家人的說話方式究竟與我們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原因,造就了不同的改善方法。

小編今天就藉助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當然,在分享之前,小編要重申的是:上述情況可能由很多原因組成,而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只是其中一種哦!快來看看吧~~

主人公是83歲的劉阿姨(化名),2011年雙耳選配Motion 301 ITC 118/45,於2016年3月雙耳升級換代為音速5bX ITC 118/55。但劉阿姨一直覺得聲音不好,奇怪的是每次到驗配中心調試完都覺得聽驗配師說話很好,但回到家中,聽兩個女兒說話都不清晰,調試數次都無法解決這種情況,希望公司能夠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Part1

【疑點】劉阿姨對新機器的音質一直不適應,不同平臺間機器的音質都不大一樣。比如:銀河系以上平臺的產品,高頻部分的補償比01系列的補償多。

【處理】按照以前機型的數據,使用同樣的驗配公式、經驗等級、MPO、CK和CR等進行新機的調試,以保證頻響曲線儘量相似。

為什麼我聽驗配師說話聲音很清晰,但聽不清家人說話呢?!

【效果】調試完後,老人感覺比原來好,但依舊有尾音。但是高頻頻響已經降低,只能降MPO的高頻部分。這樣處理後,劉阿姨覺得沒有迴音了,但還是反應聽不清。於是,對劉阿姨進行了助聽後林氏六音測試,結果除了“u”、“ a”和“i”以外,其它三個音都不能識別,提升相應頻率後,1米處用60分貝交流尚可。

Part2

【疑點】可能小編的聲音和說話語氣比較陌生,導致劉阿姨分辨不清。

【處理】建議讓劉阿姨的兩個女兒與其對話,但當談話開始時,問題出現了:大女兒說話聲音偏小,約55分貝;而二女兒剛好相反,說話聲音偏大,約80分貝。

【效果】劉阿姨馬上出現了大女兒(小聲)說話聽不清,二女兒(大聲)說話受不了的情況(重振的典型特徵!)

Part3

【疑點】動態範圍窄。

【處理】使用助聽器的內置測聽功能,重測聽閾和不舒適閾,並重新輸入聽力圖,並選用更適合重振人士使用的默認binaxFit公式更大功率級別進行首次驗配,驗配後降一點2kHz以後增益(因為以前的機器高頻補償不足)

【效果】立竿見影。劉阿姨馬上反應聽什麼都好了,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此時大女兒和二女兒說話聲音都可以清晰聽到,而且不覺得震。女兒們和劉阿姨交流完,看著她的反應也很滿意,終於放心了。

以上就是整個案例的全過程。當助聽器佩戴者反應:聽驗配師說話清晰,而聽家人說話聲音不好時,往往是由於家人說話的聲音大小或語速與驗配師不同。如果您也有相同的情況,請先進行林氏六音的測試以保證助聽器有足夠的補償,然後請仔細觀察說話者聲音的大小、語速以及說話方式等。

聲音小聽不好,聲音大覺得震,請加測不舒適閾並重新進行首次驗配。一般情況下,分辨率越差語速越慢。由於各地語音語調和說話方式不同,儘量保證不要有吞音的情況出現。

您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嗎?有的話,希望上述案例對您能有一定的啟發,試著去幫聽力損失人士解決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