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曾經有個賣座電影“露西”嗎?該片由法國名導盧貝松,由於其中一個主拍攝場景就選在臺灣,上映時掀起一陣熱潮,短短三天票房就衝破億。片名“露西”取自於1974年11月24日,人類學學者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挖掘到一具相當完整的古人類化石,據說當時他們正在聽披頭四合唱團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於是就將這具化石取名為“露西”。盧貝松便以此作為電影片名及女主角的名字,是想與故事做連結,隱喻人類從遠古的猿人持續進化的過程。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露西是一隻“阿法南方古猿”,推測身高僅有110公分高,體重29公斤,外觀上類似黑猩猩。露西的腦容量小,與猿差不多。但是頭部以下包括骨盆和腿骨的功能幾乎和現代人類相同,顯示猿人已可二足直立行走。人類學家推測,露西出現的年代約在距今320萬年前。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在人類演化的脈絡下,“人類”這個專有名詞指的是“人屬”,包括亞洲的直立人、歐洲的尼安德塔人等都是歸類在“人屬”之下。而露西所屬的南方古猿則是被分類在“人科”但非“人屬”,與現代人的關係較遠,與露西同時前後出現的南方古猿可能逾十多種。骨骼特徵顯示露西習於直立行走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露西腿短、手長,外型類似黑猩猩。但它具有膝蓋外翻、較寬的臀部、有部分足弓的足部,以及大腳趾長度接近其它四趾,顯示它通常直立行走。露西腰部的骨頭也顯示它習慣於直立行走。其恥骨弓張開超過90度,與現代人類女性相仿,因而判定它應該是雌性。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不能因此就確定露西的性別。值得一提的是,露西這個名字也不是因性別而定。露西的頭顱骨小而原始,門牙也與猿類較相近。腦容量約375毫升至500毫升,從標本中取得的顱骨證據爭議較顱後少。其腦顱小而原始,其門牙較猿更類似於匙形。腦容量約只有375毫升至500毫升,而現代智人的腦容量平均可達1340毫升。露西死因:從樹上摔下來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類學者克柏曼,在今年以斷層掃描技術重新檢視露西骨骸,判斷它極有可能是從樹上跌落摔死。克柏曼以斷層掃描分析露西骨骼毀損的情況發現,它的腳踝、脛骨、大腿骨等部位都有壓迫性骨折,因此研判它應該是從樹上墜落而死。學者推估,露西雖然身材嬌小,但死亡時應該已經成年。露西的女兒—賽蓮

古人類學家發現320萬年前的人類老祖母露西

2000年,人類學家在距離露西發現地4公里處找到另一個距今330萬年前的阿法南猿人化石,並將其命名為“賽蓮”,有和平的意義。科學家研判,賽蓮死時約三歲,應此又被人類學家稱為“露西的女兒”。賽蓮的骸骨保存完整,包括軀幹、手腳甚至連臉部都被保存下來,為人類學研究提供珍貴的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