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媳婦和媽同時掉進了水裡,先救誰?”

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這真的是一個致命題,一方是生我養我育我的母親,一邊是至死不渝、白頭偕老的伴侶,誰都要先救,誰也不能拋棄。所以,此題一出,無數的男子為之傷神,又有無數的約定終身的情侶就此再無瓜葛,更有無數慈愛的母親為此心灰意冷。是不是真的很難抉擇?別怕,今天我要給大家參考的就是古人版“媳婦和媽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春秋時期,鄭國的祭仲的足智多謀已經可以興旺鄭國,支撐鄭國,因此祭仲在鄭國的地位已經坐上了很高的位置,達到了他的一言一行就足以影響國家氣數的存在,他也更是被稱之為是春秋"第一權臣"。《公羊傳》中記載到:“祭仲存則存矣,祭仲亡則亡矣。"正是因為如此,權傾朝野的他也逐漸的變得目中無人起來,包括鄭國國君鄭王同樣如此,開始越級掌控起朝政起來。

面對這這個春秋“第一權臣”,明知他有造反之心可鄭王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啊。但鄭王也不是一個吃素的人,明著幹不贏,可以玩陰的嘛。打定了主意的鄭王開始找尋祭仲身邊的“缺口”,果真,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糾。

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原來,雍糾與祭仲之間一直有著矛盾,彼此之間的芥蒂也不少,所以在鄭王給出了一定的利益後的勸說下,雍糾就答應下來了替鄭國國君刺殺其岳父。可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這件事情並沒有計劃中的那樣得到周詳的實施,反而是在行動之前被雍姬——雍糾的夫人,也就是祭仲的女兒得知了此事。

當得知到這個情報的時候,雍姬整個人都驚呆了,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可置信,這真的讓她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一邊是生他養他育他的父親,一邊是約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丈夫,到底該幫誰?拿不定主意的雍姬最後只得去找母親商量。

母親在得知這件事情過後,在思索了片刻後緩緩的只對雍姬說了四個字:人盡可夫。

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其實早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人盡可夫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這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水性楊花的女人在外人人皆是她的丈夫,比喻其放蕩。但最開始,人盡可夫的意思卻並非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但是你的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呢?

此話一出雍姬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緊隨其後,她就將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訴了她的父王祭仲,祭仲當然不能容忍此事的發生,火速行動將雍糾處死,鄭王的計劃宣告泡湯。雍姬大哭了一場。

這就是古代時期的“媳婦和媽同時掉進了水裡該救誰”的故事。當然,這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