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為汽車產業點亮“燈塔”

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各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在此,筆者通過選取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製造業及汽車工業展開的重要內容,幫助讀者對2018年進行整體回顧,也對2019年汽車產業的發展進行展望。

【焦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汽车产业点亮“灯塔”

回顧2018

在2018年,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快於一般工業,農業再獲豐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1%。質量和效益繼續提升。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發展動力繼續增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國有企業優化重組、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大幅壓縮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新設外資企業增長近70%

展望2019

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2019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精準發力、務求實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槓桿,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精準脫貧要堅持現行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

汙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統籌兼顧、標本兼治,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

交通運輸業稅率降至9%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

拓展

智能+”

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製造業領域。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持續推進汙染防治

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治理攻堅,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汙染源治理

近期內容回顧(點擊將跳轉頁面)

【焦點】“兩會”直通車:汽車界“大咖”在談哪些話題?

【盤點】博世、大陸、麥格納、佛吉亞、安波福,2018財報數據大PK

可愛的讀者,都會點【好看】

【焦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汽车产业点亮“灯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