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傳統制造業會是數字經濟代表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6日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召開記者會,劉世錦、南存輝、葉青、周鴻禕等委員分別就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發展數字經濟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劉世錦委員:

深化改革增強民營企業

平等發展的獲得感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說,民營經濟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休慼與共。穩定民營企業的發展預期,一方面要靠平等發展、公平競爭,另一方面要靠長期穩定的法治環境。關鍵是要深化改革,切實解決形式上平等、實際上不平等的“潛規則”問題,增強民營企業平等發展、公平競爭的獲得感。

談到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問題,劉世錦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降成本,二是消費和產業轉型升級。這兩個問題都與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有關。近些年,對放寬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國家出臺了不少文件,也取得一定進展,但“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問題仍然存在。

劉世錦說,解決好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問題,要把已有的大政方針、具體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通過成功案例的引導,推動更多行業放寬准入。此外,民營企業自身也要練好內功、提升素質。

南存輝委員:

加大創新投入

提升企業競爭力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委員說,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要求。凡是那些創新能夠跟上時代步伐、能夠持續升級的企業,就能在產業競爭中贏得優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等政策,將進一步引導企業走高科技、高質量的轉型升級道路。特別是通過減稅降費,可以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進而穩定民營企業預期,促進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相信通過新一輪政策支持和企業自身努力,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將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就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問題,南存輝認為,推動混改要建立起規範的、法治化的環境,創新國企、央企的管理思路,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而帶動民間資本積極介入。把民企機制靈活的特點和國企、央企“壓艙石”的作用結合起來,為高質量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葉青委員:

聚焦實業、做精主業

才能贏得更好營商環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委員說,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普遍現象,但並不是所有的民營企業都融資難融資貴,關鍵在於企業是不是符合產業方向、融資政策。目前,銀行發放的金融貸款產品以短期貸款為主,長期貸款較少。建議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讓企業能穩定信心、紮實發展。此外,我國地域遼闊,有的地區民營經濟佔主導,有的地區國有經濟佔主導。大型銀行的金融貸款政策應該因地制宜、做細產品,逐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談到優化營商環境,葉青認為,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連續出臺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但是,優化營商環境不單是政府的事,社會以及企業自身也有義務改善營商環境。要解決民營企業自身發展問題,關鍵是要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做強做優。只有高質量的企業和產品,才能贏得社會信任,贏得更好營商環境。

周鴻禕委員:

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

必將深度融合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禕說,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必將深度融合,互聯網將迎來“下半場”,未來的實業、傳統制造業會是數字經濟代表。

周鴻禕表示,關鍵是要解決好傳統產業如何數字化的問題,可以綜合運用物聯網、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幫助傳統產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未來,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是全力合作的關係,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但安全是融合的關鍵,越是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安全風險就越大,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最有力的保障。據新華社

原標題:未來的傳統制造業會是數字經濟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