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施行近兩月 “效力”是幾何?

隨著商品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中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正規銷售渠道之外,一直活躍著一個依靠人力攜帶商品入境、通過網絡進行分銷的群體——代購。

曾經瘋狂的代購們,在沒有明確法律制約下,瘋狂攬財近20年。終於,他們的財路或被終結——經3次徵求意見、4次審議、5年完善的《電商法》,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現下《電商法》已經實施兩個月了,這則法律的“效力”究竟幾何?

新政實行後,代購圈迎來大洗牌:有的套路翻新,變身“靈魂畫手”,通過手繪商品、語音交流等方式規避身份;有的持觀望態度,期待規定細節更加明確;有的黯然離場,不願為了不再豐厚的利潤觸犯法律;有的認為代購的春天來了,期盼“洗白”身份,在日益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奮力一搏。

《電商法》施行近兩月 “效力”是幾何?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你會發現,琳琅滿目的洋貨依舊出現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微信“封號”暫未上演,膽大的韓代們照舊往返於兩國……刷屏、接單、掃貨、海關“逃生”,似乎一切都未曾停止。唯一不同的是,恐慌的言論在不斷蔓延,代購們開始了“群體性焦慮”,他們在法律的邊緣徘徊。

在個人代購風聲鶴唳的情況下,跨境平臺的優勢得到進一步釋放。去年底,商務部網站、財政部網站相繼發佈《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和《關於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很多跨境電商平臺迎來了春天,比如“隨你淘”進口商城。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大型代購而言,由於經驗豐富、實力較為雄厚、客戶資源多,可以考慮註冊成為電商平臺或自營平臺,繼續一體化運營;對於中型代購而言,考慮掛靠大型平臺,專注前端引流和客戶服務,賺取相應導購服務費,由平臺方提供產品供應鏈,目前一些海外購平臺正在不斷吸納中小型代購團隊;對一些實力較弱的小型代購而言,可以在完成工商登記後繼續做自由的個體戶,或者成為大型平臺的一員。

無論如何,“野蠻生長”的行業終被納入監管,衝擊著數以萬計的代購飯碗。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電商法》的實施並非代購的終結,代購併不違法,偷稅漏稅的行為才違法。《電商法》是將代購從法律邊緣拉回正軌。同時,跨境電商的崛起規範了整個行業,但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政策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