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班的嫉妒--對待下屬越權的方式

領班的嫉妒--對待下屬越權的方式

皮特情緒低落,他的朋友問他:"你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了麼?"皮特告訴朋友,自己剛剛被領班開除了。

"為什麼領班會開除你?"朋友詫異地問。

"你知道領班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總是把手插在口袋中,站在旁邊看著其他人工作。"皮特抱怨地說。

"是啊,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朋友繼續問,"但是他為什麼要辭退你呀?"

"哼!嫉妒!"皮特回答說,"一定是因為其他所有人都認為我才是領班。"

趣評:皮特顯然是一個越權者,沒有被授予領班的權力,卻想要像領班一樣行使監督管理的職能。越權者站在一個虛擬的權力山峰上指手畫腳,如果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的話,將漸漸地模糊了越權者和管理者的界限,使其他人員執行命令時出現混亂。

知識鏈接

有的下屬天生地喜歡成為群體中的領導者,他們喜歡發佈命令,慣於指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辦事情,甚至無視領導的存在,一味地告訴同事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一般而言,越權的下屬多具備較強的責任心,他們認為自己的方式將會是解決問題的最優方式;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權力慾較強,他們從號令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心理滿足。雖然越權並不總是為組織的運作產生負面效應,但是越權的行為還是不應該提倡的。因為按照"手錶定律"的解析:只有一塊手錶,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判斷時間的信心。也就是說,當越權者與管理者一起發佈命令時,便使組織出現了兩套命令模式,這種狀況必然使下屬在執行工作任務時發生混亂,最嚴重的是,越權者的指示"鳩佔鵲巢",阻礙了管理者的命令在組織中得到完全的執行。

管理學這樣說

因此,當組織中出現越權行為時,管理者應採取溫和的方式對越權者採取如下措施。

1.表揚在先,批評在後。如果下屬的越權行為確實源自其內心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並且他所提供的方案解決了組織所面對某個問題,管理者可以先適當對越權者的責任心進行表揚(但不表揚這種越權行為",進而告訴越權者這種行為是組織所不提倡的。這種方法既不會打擊下屬的積極性,也會使管理者看起來更加體貼和公正。

2.強調下不為例。管理者告訴下屬越權行為"下不為例",能使下屬意識到越權行為的嚴重性,避免類似事情的再次發生。

3.如果下屬越權錯誤地處理了某個問題,管理者應因勢利導,糾正錯誤。如果由於下屬自作主張,導致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及時的解決,管理者也不要對越權的下屬嚴厲責罰,因為這種行為出於下屬對工作表現責任心的動機,管理者應根據問題發展的情況及時地進行補救和糾正,教育下屬吸取教訓,對下屬的越權行為提出警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