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引領反潛技術的英國為什麼在二戰的頭兩年裡被德國胖揍

德奧合併、德國入侵蘇臺德地區,這讓英國政府坐立不安,非常害怕戰爭的到來,特別是懼怕潛艇戰對英倫三島的貿易的威脅。因此在1937年之時,英國岸防航空兵已經制定好了的戰時應急反潛計劃。

1938年8月23日,在戰爭正式爆發的前幾天,德國兩艘重型巡洋艦和46艘潛艇已經穿越了北海,在北大西洋開始了活動。而在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之時,英國本土擔任巡邏的岸防航空兵飛機開始帶上真正的反潛炸彈,只要發現德國潛艇就進行攻擊。然而在開始階段,在日德蘭海域幾乎看不到德艦的身影。

9月5日,岸防航空兵的“安桑”式飛機突然發現一艘潛艇在蘇格蘭西海岸附近的水面上航行。潛艇正要下潛時,飛機對它投下兩個100磅的炸彈,但潛艇僅受到輕微震動便逃跑了。而飛機則慘的多,飛機從低空投彈後,炸彈像一對光滑的石塊撞擊水面後又“彈”回空中,炸彈在空中爆炸,飛散的彈片打穿了“安桑”式飛機的油箱,飛機只能迫降於聖安德魯斯灣。當飛行員回到基地才知道,那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

一週之後,兩架“大鷗”式俯衝轟炸機從“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攻擊了正在下潛的德國U-30潛艇。這次炸彈又是被彈到了空中在次爆炸,德國潛艇安然無恙,英國的飛機又在次被擊傷。

在戰爭頭幾個月裡,英國反潛炸彈僅對一兩艘德國潛艇造成過小小的損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英國發明的反潛炸彈對敵方的危害要大大小於對自己飛機的危害。

而在1939年9月28日,德國潛艇指揮鄧尼茨就在報告中寫到:我們的作戰經驗證明,英方反潛措施不像宣傳的那樣有效。

一戰後引領反潛技術的英國為什麼在二戰的頭兩年裡被德國胖揍

由於英國反潛的失敗,這讓戰爭初期的德軍潛艇有所作為。9月17日,U-29潛艇在西部近岸水域執行反潛巡邏任務時,用魚雷攻擊並擊沉英國“無畏”號航空母艦。在戰爭頭兩個月,潛艇共擊沉68艘商船,計288686噸。經過1939年幾個月的小規模的戰鬥之後,德國潛艇返回了自己的基地。

在潛艇的打擊之下,1939年9月中旬,英國在次拾起一戰的手段:對商船進行集體護航。同時在英倫三島周圍海域開展空中間隔巡邏監視水面情況。終於在1940年的3月,有了一次真正意義上英國飛機擊沉潛艇的案例。當時德拉普空軍少校駕駛一架“布來漢姆”式轟炸機,在鑽出雲層時,發現在右側約10英里處的水面上有一艘德國潛艇。由於飛機的炸彈全是瞬發引信,按當時的作戰規定,投彈高度不得低於1000英尺。然而,在這緊張的時刻,渴望擊沉潛艇的德拉普已經駕駛飛機飛到大大低於這個安全高度以下。當他覺得有把握命中的時候,便進行了連續投彈,隨即又操縱飛機爬高,脫離開爆炸氣浪。隨後觀察員對德拉普說,有兩個炸彈直接命中潛艇,潛艇正在下沉,而事實確實如此。

但是首創“擊沉”戰果榮譽的飛機不屬於岸防航空兵,而屬於皇家空軍轟炸航空兵,使用的武器也不是專門設計的的反潛炸彈,而是普通的250磅重的通用炸彈。

正好過了一個月,由“瓦斯派特”號戰列艦起飛的“劍魚”式水上飛機發現了正在停泊的U-64潛艇,用2個100磅的反潛炸彈將該潛艇擊沉。

但是在英國國內的宣傳中,大大誇大了兩次的戰果,這讓英國的政治家們認為英國的反潛戰術已經開始湊效,從而放鬆了警惕。

一戰後引領反潛技術的英國為什麼在二戰的頭兩年裡被德國胖揍

1940年6月,隨著閃擊法國的成功,這時英國不得不準備對付真正的入侵威脅,必須採取一切措施,擊退德國陸、海、空三軍對本島的進攻,因此反潛措施降到了次要的地位。這也讓英國在次吃到了德國潛艇的苦頭。

此時的德國潛艇可以始用法國西海岸各個基地,也繞開了之前必走的北海地區,因此路程的縮短讓潛艇的續行里程大大增加,也讓作戰時間增長了。在整個1940年,德國潛艇共擊沉343艘商船,總噸位超過170萬噸,平均每月約24萬噸。如果用一艘6000的噸貨船來比較,它是可以載重21輛坦克,8門6英寸榴彈炮,44門中型火炮,20門反坦克炮,12輛裝甲車,25輛履帶式步兵運輸車,2550噸彈藥,300噸步槍及部件,200噸坦克部件和1000噸一般物資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英國在二戰之前發明的反潛技術根本沒有對潛艇作出實質性的威脅,這不得不讓相關部門加快反潛技術的推進。

一戰後引領反潛技術的英國為什麼在二戰的頭兩年裡被德國胖揍

因為反潛炸彈低劣的性能和39年擊沉潛艇的案例,這讓英國在1940年重新設計了反潛炸彈:VII型深水炸彈。這種炸彈彈頭部有圓形整流罩,尾部有尾翼,彈體在空中飛行時尾翼起穩定作用。

新型的炸彈與老式的反潛炸彈相比有三個優點。一、採用簡單的水壓引信,在深水炸彈進入預定深度後起爆,這比反潛炸彈上安裝的複雜引信可靠得多。二、這種薄殼深水炸彈約有四分之三的重量為高爆炸藥,爆炸威力更大一些。三、深水炸彈只有到達預定深度後,水壓引信才會引爆起爆藥,不會給飛機造成任何危險。

與此同時測定潛艇位置的器材也有了進步,科爾有限公司生產的ASV I型機載雷達在1939年11月,投入實驗。在1940年的1月,就交付使用。但是這時的機載雷達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雷達的最小觀察距離總是稍大於夜間目視觀察潛艇的最大距離。因此當潛艇夜間位於水面狀態時,幾乎總能避開空中攻擊。

雖然英國努力的在尋找一種能夠精確發現潛艇並能夠攻擊潛艇的辦法,但是在1941年6月之前,英國對德的無限制潛艇戰仍然是束手無策。

在1941年前六個月中,德國潛艇共擊沉商船1,400,000噸,繼續保持了以前每月25萬噸的平均數。在二戰爆發之前人們還不能肯定潛艇是最有效的武器,現在不再有人懷疑了。如果沒有有效的反潛措施,德國人將會在1943年主宰戰爭進程,毫不懷疑對英國作戰的勝利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那麼在1942年英國會怎麼樣作出反擊,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戰後引領反潛技術的英國為什麼在二戰的頭兩年裡被德國胖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