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是“投资”,不是“投机”

收藏是什么?是收藏者的个人爱好,是真真假假的藏品交易。这只是局部,只是表象。有统计表明,现在我国的城市人口中,大约平均15个人就有一个收藏爱好者。更有数据认为,我国的收藏爱好者已经超过一亿人!从目前的态势看,民间掀起的收藏热正席卷大江南北。随着国内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级以上城市都陆续建起了民间收藏协会,瓷器、玉器、书画等各门类的收藏展览活动更是不计其数。对于未来的收藏投资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众收藏的比重还要扩大。目前国内收藏者的队伍由企业主收藏家、职业收藏家、业余收藏爱好者构筑成金字塔形结构,金字塔塔尖的企业主收藏家人数最少、投资最大,人数最多、投资最少的业余收藏者构成金字塔塔基。

艺术品收藏是“投资”,不是“投机”

随着眼力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业余收藏爱好者的数量还会增加,其藏品水平和档次也将逐步提升。从收藏门类上看,书画、瓷器、玉器等文物收藏品目前占据着收藏投资的主流,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传世的文物艺术品数量有限,而且在鉴赏上存在一定难度,一些新加入的收藏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当代书画、油画、雕塑、摄影、工艺美术等“现玩”。

艺术品收藏是“投资”,不是“投机”

更有一部分收藏者将眼光投向了外国文化艺术。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新富群体增长,这些新富群体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所了解,“将国外艺术品纳入收藏投资视野是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收藏家、企业家一直致力于收藏国外的绘画、雕塑等”,艺术评论人士说。

艺术品收藏是“投资”,不是“投机”

“人们急功近利地追逐那些升值快的东西,而事实是,当你看到一个东西升值很快时,意味着它也已经快接近尾声。就好像盛开的花朵,它离凋零已不远。对收藏者而言,难的是你要找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这才是本事!”当那些进入收藏市场的投机者急于今天买、明天卖时,收藏家马未都说出了这样的箴言。“好的艺术品,价低的时候只要压得住一定会再高的,等个5年10年后总会涨,因为好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东西不是今年买了明年就卖出去的,你要藏个5年,等人家都忘记了,到时出来价钱就会比较高,今天买了就在等涨价是不行的。如果买卖间隔太短,这个市场也就差不多到头了。”这就是张宗宪的收藏之道。

据有关机构的统计,金融证券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而收藏艺术品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则是26%。与目前已有的其他投资工具相比,收藏的风险无疑更小,但有个前提是不能买到赝品。专家去各地鉴定时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收藏者倾家荡产收藏的不是赝品就是低档货,以致专家都不忍心告诉他们真相。“收藏这东西学问很深,不是三年两年就可以磨炼出来的,要有文化,要洗耳恭听,接受人家的意见,浸进去十年八年,眼光自然就出来了;同时也要多听多看多买,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张宗宪说。张宗宪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急功近利与收藏投资无缘。对于收藏者而言,在尽量降低赝品风险的前提下,进行中期或中长期投资更为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