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中核集团10名代表委员齐建言 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核癌症诊疗成看点

两会声音┃中核集团10名代表委员齐建言 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核癌症诊疗成看点

"自强不息 —— 中国工业界的喉舌。"

3月8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在京举行“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

“2018年7月,中核集团党组在较短时间内研究确定了‘两核’重组整合方案,完成了总部机构人员调整和产业整合。重组后的中核集团,总部机构调整为13个部门、4个议事协调机构,总部人员在原两个集团基础上精简了30%;对业务板块、支持服务机构等二级单位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10个专业化公司、13家直属单位。”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介绍。

据其透露,实施改革后,中核集团大幅度扩大了对各二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研发投资等自主决策投资行为的授权范围,进一步释放了企业发展活力,为集团公司赢得了更大发展空间。

作为“两核”(指原中核集团、中核建集团)重组后的第一个完整年,2019年中核集团代表委员带来了怎样的建议提案,哪些工作将重点开展备受关注。

以龙头企业为基础 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使命的国家综合科研基地。核科技工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核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领域应作为首批,在国家支持下加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在名为《关于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的建议》中作如上建言。

在其看来,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促进协同创新攻关的重要载体;是履行国家使命的要求;是军民深度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核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

“核科学技术是高新尖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学科交叉多、综合集成度高,是高科技领域的代表。通过建立核领域国家实验室,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聚集一批国内外多专业高水平人才,持续、高强度开展核及相关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发和协同创新,抢占世界核科技创新制高点,引领我国科技整体快速进步。”罗琦表示。

当前,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核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军民两用的特点,建立核领域国家实验室,能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小核心、大协作”的核工业创新国家队,可实现军民核技术研发条件、资源、平台、设施建设,实现军民技术互相转化,进一步促进军民核技术协同快速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希望核领域国家实验室能快速落地。”罗琦呼吁。在其看来,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均集举国之力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而中国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通过60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已形成很好的发展基础。成立核领域国家实验室,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带动高科技技术发展和前沿技术方向的探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与此同时,还将带动人才培育和国家智造能力的提升,应立即实施。”罗琦说。

支持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与罗琦不同,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今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问题上。

“核能制氢具有不产生温室气体、以水为原料、高效率、大规模等优点,是未来氢气大规模供应的重要解决方案。高温气冷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出口温度高等优势,其高温高压的特点与适合大规模制氢的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十分匹配,被公认为最适合核能制氢的堆型。”在名为《关于支持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建议》中,钱天林如上建言。

在其看来,氢能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中将占有重要地位。来自相关报告的数据显示,未来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将达10%,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将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钱天林认为,目前,加快发展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已具备基础条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已建成并运行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而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也预计于2020年建成投产。

据悉,当前中核集团已联合清华大学启动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商用核电站的项目实施工作,基本完成其标准设计和评审,并启动厂址选择。与此同时,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宝武集团等国内主要相关单位,也已联合开展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结合的前期合作。

“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抢占这一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制高点,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充分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解决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问题;尽快启动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建设,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研发,继续保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为实现大规模核能制氢提供可靠的热源保证。”钱天林建议。

推动核技术应用在癌症诊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核技术应用在癌症诊断、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在名为《关于推动核技术应用在癌症诊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中指出,“以核医学用量最大的核素钼-99为例,美国占全球消耗量的55%,我国仅占2.5%左右;2015年,美国、欧洲、日本每百万人口配置放疗用主要设备数量分别为7台、7.5台、12.4台,我国仅为1.4台。放疗设备市场90%被国外设备厂商垄断,设备价格昂贵,导致我国医疗机构提供的放疗服务不足,远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需求。”

万钢建议,“简化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GMP认证取证程序,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多的放射性药品;完善放射性药品的运输,允许放射性药品运输过程在特批许可下进入限行路段送货,使放射性药品能够及时运输至医院供病患使用;推进核医学诊疗药品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使广大患者能够用得上、用得起核医学相关药品;优化完善核医学设备管理政策,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引导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国产核医学设备;建立完善医学物理师职业体系,加快专业医学物理师培养进程,满足医疗机构对医学物理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据了解,除上述提案建议外,今年“两会”期间,中核集团10名代表委员还将围绕医用同位素提取技术试验堆建设、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成立“中国核安全学会”等方面提出建言。

  •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 68325610

两会声音┃中核集团10名代表委员齐建言 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核癌症诊疗成看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