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分別攻擊在6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納半島和戈蘭高地。當時敘利亞來勢洶洶對失去的戈蘭高地勢在必得,其中裝甲部隊敘利亞是以色列的三倍,而且敘利亞坦克部隊裝備的還是當時相當先進的T54和T62主戰坦克,而以色列當時最好的坦克則是英國的百夫長主戰坦克。百夫長無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都比T54弱,看起來敘利亞的裝甲部隊應該會碾壓以色列,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

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以色列對付比自己強大的裝甲部隊並沒有運用自己更具優勢的空中力量,因為他們有一種來自英國的秘密武器,這種武器簡直就是坦克殺手,敘利亞的坦克毫無還手之力。坦克大戰只進行了三個小時,以色列以60輛坦克為代價殲滅了敘利亞260輛坦克,敘利亞只得撤退。

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而更奇特的是,敘利亞被殲滅的這些蘇式坦克外表都完好無損,但是車內的士兵卻無一倖存,並且死狀特別慘,就像是被千刀萬剮的一樣,車內各種儀器設備也是千瘡百孔。造成這一恐怖現象的正是以色列的秘密武器,來自英國的碎甲彈(HESH)。

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這種炮彈原本是二戰時期英國發明來用於反掩體工事的,後來發現它還具有反裝甲的作用,於是就被當做一種多用途炮彈裝備於坦克。這種炮彈對付坦克有著奇效,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英國幾乎是壟斷了這項技術,更可怕的是沒有坦克能夠防得住這種炮彈。

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這是因為這種碎甲彈的原理是利用塑性炸藥在裝甲板上產生衝擊波,衝擊波會崩壞坦克裝甲的內層,由此產生大量的金屬碎片來殺死車內的人員和毀壞設備。所以才會造成外表完好,而內部卻是千瘡百孔的景象。

蘇式坦克外表完好無損,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只因敵方用了它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項技術也不再英國的專利,並且現代主戰坦克都採用了複合裝甲和防崩落內層,這種碎甲彈就也失去了反坦克的作用。但是對於普通的裝甲車和步兵戰車,這種碎甲彈還是相當有用,而且即使沒有裝甲目標,也能當普通的高爆彈使用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