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永遠的守候(七)|茶席必備建水,非你莫屬

| 態度

一個陽光、清風恰到好處的時候,在有繁花的枝頭之下襬上一張窄小的茶桌,桌上幾隻汝窯的青色茶杯、一隻身披棕紅色光芒的紫砂壺,桌旁有一隻紅泥小火爐,爐上坐著鑄鐵茶壺,正在冒著熱氣。


茶器,永遠的守候(七)|茶席必備建水,非你莫屬


不知過了多久,茶壺低調地嗡嗡作響,將其從火爐上挪開,倒入紫砂壺裡。第一道茶不能飲,以洗為目的。明代馮可賓在《界茶箋》中說,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洗茶之水,帶著一身生埃,落入桌邊的建水之內。


茶器,永遠的守候(七)|茶席必備建水,非你莫屬


建水,來自日本的稱呼,它形似大碗,有渾圓的肚囊,寬散的口沿,一般是陶瓷質地,專門用來收容洗茶、洗茶具的水,國人更習慣稱它為茶洗。

| 物語

茶人通常會準備三個建水,一正二副,正建用來浸泡茶杯,副建一個用來浸泡衝罐,一個用來盛放廢水與味盡的茶葉。茶杯與衝罐需要在熱水中浸泡一會,驅走它們身上的寒意,方能封存茶水最好的味道。


茶器,永遠的守候(七)|茶席必備建水,非你莫屬


建水向來有多種款式,有深有淺,有的分為上下兩層,一層上有小孔,可以放茶杯,熱水沸騰直接倒在茶杯上,洗杯的水順勢落入二層的深甌裡。如今的建水更是脫離了古老的碗狀,變成了長方形,依舊分為兩層,一層由竹子或陶瓷打造,上面均勻分佈著小孔或長條的縫隙,下面是或深或淺的托盤。水滿八成,就要倒一次。

想來古人是實用主義者,又偏偏十分浪漫。建水擺在桌旁,免去了洗茶、洗杯時要離席的勞苦,心跳平穩,安寧的節奏也未被打破,這是實用。而建水外形多變,有山水附在周身,有光澤籠罩,看上去不比茶杯、茶壺遜色,體現的是茶人的品味,同時也為廢水找到了一個唯美的歸宿,浪漫至極。


茶器,永遠的守候(七)|茶席必備建水,非你莫屬


| 茶說

茶洗過之後,便是第一壺可入口的茶水。茶水落入杯中,混著花香、蜜香與唇舌相會,滑膩膩順著食管落入胃裡,暖意從內瀰漫,感染了身邊的所有事物。

偶有風來,吹落幾片花朵,落在茶水裡,落在建水裡,這一道茶席,便多了兒分姿色。他日回想起來,最美的光景都是伴著一種香甜,不自覺露出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