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孩子 別再讓這句話害了孩子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足以淋漓盡致看出最仁天下父母心,是父母對孩子的本能的養育,放在法律和道德層面來講,那是父母應盡的一種責任和義務。​

再苦不能苦孩子  別再讓這句話害了孩子

豐收的喜悅

而現在的孩子缺的正好就是一種能吃苦、敢吃苦、想吃苦以錘鍊自己這樣一種可貴的精神反應,缺的正是這樣一種難得的擔當覺悟。

再苦不能苦孩子  別再讓這句話害了孩子

勞作的同時也是享受

過去老話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甚是適用於過去(這裡特別強調是過去)守著一畝三分田過日子的農家人,誠然過去很多農家孩子砍柴、放牛、挑水、打豬菜甚至是挑大糞,很是能吃苦,且把能吃苦當作是一種精神獎勵來享受。

縱觀現在的很多農村孩子,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手裡還玩著一個手機的樂不思蜀的生活,縱觀現在的很多農村的孩子,沉迷於玩樂、享樂的生活狀態而不能自拔,也因此而出現很多農村孩子初中未畢業就已經放棄而且徹底放棄了自己的讀書路,稍微有點覺悟的就外出打工了,沒有覺悟的就窩在家裡過著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的循環生活。

再苦不能苦孩子  別再讓這句話害了孩子

田間勞作 耙已斷

而這種惡性的循環生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傷害實在是太大太深太遠了,潛伏的傷害不可估量。正式進入社會後都不能獨立,說得難聽點,過年回家時抽菸、喝點小酒的錢還得向父母伸手要。

可嘆!可悲!可憐天下父母心!

再苦不能苦孩子  別再讓這句話害了孩子

辛苦一點成一點

審時度勢,別再讓“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害了孩子,不要改變了孩子小時候應該更是必須養成的能吃苦、敢吃苦、想吃苦這麼一種堅強獨立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