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志剛:2018057健康終將是人生的終極追求目標

裘志刚:2018057健康终将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

最近,浙江大學驚現“跑步大軍”,各類花式跑步打卡的照片刷爆網絡,因為學校有規定,每學期男生跑滿168公里,女生跑滿120公里,才能得到滿分。儘管有些網友感覺“怕怕”,但大部分網友都非常支持,從《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比2010年,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下滑趨勢,尤其是19-22歲年齡組的年生,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均有下降。這樣的強制執行,最終孩子會感激學校,因為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更比賴在床上看手機健康多了。

我們的教育體育不可為不重視,從原來的每週兩節體育課,到現在的每週三節,沒體育課的當天安排一節體育鍛煉課,開在課間安排了體育大課間,儘管時間越來越多,但孩子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是現實。學校人多,安全壓力大,速度類的、爆發力的、耐力的這些彷彿都很少涉及,孩子風趣地說男生,“掛在單槓上,兩個後退蹬一下,就死翹翹了,像掛著一隻烤鴨”。

從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到開學第一課的“娘炮”,“少年娘則國娘”的呼聲再次掀起,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廣泛關注,從對近視率的批示,到教育大會上要求各級學校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健康才是關係到國民素質、家庭幸福的一個重要指標。一方面我們要開齊開足各類體育課程,尤其是要向這些課程要質量,絕不允許“放羊式”教學,要將學生的身體素質、近視率作為學校考核的重要指標。體育教育納入中考後,從一定程度上看,提高了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只是一種突擊的,有時甚至跟身體素質無關的,為了給孩子得滿分,長跑可以改成游泳,忽略身高、體重、視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從體育中考的情況看,雖然分值佔的不多,但還是能引導部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考試前夕,參加鍛鍊的人數明顯增多,要是體育列入高考、甚至和語數英分值持平,必將能引導孩子自覺參加身體鍛鍊。可喜的是,最近教育部持續傳出這樣的聲音,身體素質要成為高考的內容。

孩子高三,租了房子,有時晚上睡不著,凌晨1點、2點醒來,發現對面的樓層竟然還有學生在複習,這是怎樣的毅力支撐著?面對高考的成績壓力,難道真的不要健康了?要是人的身體素質,按照身高、體重、視力和各類體育技能組成的綜合分數作為高考的主要參考值,一定能改變這種以學習成績為主要評價方式的選人制度。建立一套科學的網絡監控系統,隨時監控孩子的成長,顯得越來越需要。

早幾天朋友圈開了個玩笑,要是985、211的學校都不收近視眼了,眼睛近視率肯定下降。或許這就是引導吧。

裘志刚:2018057健康终将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
裘志刚:2018057健康终将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