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strong>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鐘鼓樓

張掖,甘肅省省轄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糧豐、瓜果飄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這樣的佳句。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張掖旅遊景點

張掖大佛寺

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葉如來寺,明永樂九年(1411年)敕名寶覺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內有巨大的臥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大佛寺

大佛寺佔地約23000平方米,坐東朝西,現僅存中軸線上的大佛殿、藏經閣、土塔等建築。

大佛寺景區位於甘肅省張掖城西南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蹟群,它又是歷史文化名城金張掖的標誌性建築。景區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建於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萬壽木塔、明代的彌陀千佛塔、鐘鼓樓以及名揚西北的清代山西會館。寺內古建林立,古樹參天,碧草成蔭,環境優美。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大佛寺

張掖丹霞地貌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七彩丹霞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丹霞地貌在方圓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億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冰溝丹霞

焉支山森林公園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焉支山森林公園

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帶的甘涼交界處,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現大馬營鄉境內,距山丹縣城40公里,東西長約三十四公里,南北寬約二十公里。屬自然風景區,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焉支山森林公園

平山湖大峽谷

張掖平山湖大峽谷距離張掖市區約60公里,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平山湖大峽谷

億萬年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這裡峽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平山湖大峽谷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溼地面積2.6萬畝,主體位於城區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帶,與城區毗鄰,是離城市最近的溼地公園。規劃區內多樣化的溼地類型,是張掖綠洲這一內陸乾旱區脆弱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水源涵養和水資源調蓄、淨化水質、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區域外氣候等重要的生態功能,作為區域關鍵生態支撐體系,對於維護張掖綠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肅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馬蹄寺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景色宜人的自然美景,及獨特濃郁的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風情。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肅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山巒起伏,流水潺潺,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雲衣迷徑、嵐氣襲人的天然幽境和各有千秋的四季美景。白唇鹿、雪豹、岩羊、藍馬雞等珍稀名貴動物活躍在馬蹄寺這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雲杉林和喬木、灌林叢中。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肅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州)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原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佔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是國家第一批認可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山丹軍馬場自1949年9月建場以來,近50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我軍較大的糧油肉生產基地。 2001年9月10日,山丹軍馬場整體移交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實現了由軍隊保障性單位向社會化企業的轉變, 2013年7月,根據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系統內企業重組戰略部署,山丹軍馬場作為集團二級企業由集團直接管理。 現為張掖市規模最大的中央駐地方企業。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山丹軍馬場

文殊寺石窟群

文殊寺石窟群始建於東晉明帝太寧時期,經過魏、晉時期的建設修繕,到唐、宋時期達到鼎盛,聲名遠揚。文殊寺院,藏語稱“嘉木樣貢巴”,漢語意即“文殊大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據傳說和《安多政教史》載,文殊菩薩曾顯靈於此,故名為“文殊寺”,很多中外佛教著作中都有記載。隨著中外遊客的逐年增加和旅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這個千年古剎又呈現出勃勃生機。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為前山和後山兩個區域,是藏、漢傳佛教、道教等多種宗教活動處所,由文殊寺、百子樓、普化寺、千佛洞,萬佛塔、五百羅漢堂、觀音洞,等七部分組成,有魏、晉、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時期的洞窟三十餘個,保存有珍貴佛像500餘身,壁畫1200多平方米。分佈綿延在數十里蜿蜒的文殊山間,極為恢宏壯觀。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文殊寺石窟群

文殊寺景區前山石窟群是中國早期佛教遺存,位於涼州模式石窟的範圍內,尤其是千佛洞、萬佛洞洞窟中的壁畫是研究十六國時期佛教藝術的珍貴資料,對研究河西地區與西域的佛教建築、藝術關係有重要價值。其壁畫具有河西地區早期洞窟壁畫的佈局特點,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則是敦煌藝術的延續和發展。現存的西夏時期的壁畫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文殊寺後山昔日寺廟庵觀齊全,木閣石窟同建,佛教道教共存,規模宏大。山底到頂,建築林立,石窟密佈,現存有古佛洞、紅鈞洞、文殊洞等多處風格獨特的石窟群,特別是古佛塔,除阿富汗等一些阿拉伯國家外,在我國實屬罕見。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評審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睡佛殿、五百羅漢堂等部分古建築得到了修復,已成為新的景觀,尤其是五百羅漢堂形象逼真,在河西獨此一家,遊客絡繹不絕,使您在尋古覽勝的同時,還能領略到藏、裕固、蒙古族民族風情,更使您留戀忘返。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文殊寺石窟群

國家沙漠體育公園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國家沙漠體育公園

張掖"國家沙漠體育公園"位於甘州區城南13公里處,總面積35平方公里,是全國距離城市最近的沙漠體育公園。公園主要建設綜合服務、運動觀光、沙漠探險、戈壁體驗、生態科普五個功能區。其中,綜合服務區主要由沙漠文化體育中心、入口廣場、停車場、駝馬驛及遊客服務中心組成。運動觀光區開發沙漠鐵人三項、沙漠足球、沙灘排球等競技類體育項目和射箭、賽駝、衝浪等娛樂項目。沙漠探險區開發沙漠滑翔、沙漠CS實戰等驚險刺激類活動。戈壁體驗區開展露營野炊、戈壁自行車等戈壁體驗活動。生態科普區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教育活動。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國家沙漠體育公園

張掖地方名小吃

西北大菜

西北大菜又稱"香飯",是張掖城鄉筵席的主菜。香飯製作精細,用豬或羊的肝、肺、心、血剁碎,加精製豆粉與水調和。佐以蔥、蒜、薑末等各種調料和成團,搓成拇指粗細、五寸短的條,用上好清油炸熟,謂之"卷杆子"。再將五花豬肉煮至八成熟後切成薄片,加蔥、姜、大料、花椒擺放整齊置於碗中。將"卷杆子"切成寸段裝碗,加肉湯蒸熟後扣於盤中。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西北大菜

羊肉面片子

煮爛,調 把羊肉切碎入姜粉、花椒麵等調料,再把和好的面擀薄,揪成面片下到羊肉鍋裡,煮熟時放點食鹽、蔥花。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羊肉面片子

裕固族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裕固族待客的上好食物,選擇一隻肥羊宰殺,用肉切成大塊,冷水下鍋,鍋燒開後用勺子撇去血沫,放入食鹽、花椒麵、薑片等調料,肉剛熟就出鍋,這種肉叫開鍋肉,鮮嫩可口。因為肉塊大,只能用手抓著吃,故叫手抓羊肉。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裕固族手抓羊肉

裕固族肉腸

宰羊剖腹後,把羊腸取出來洗乾淨,然後從羊腹腔靠脊骨兩側,用刀割下脆嫩的裡脊肉,肅南特產再割下羊脖子上的肉,把羊脖肉和裡脊肉切碎後拌上食鹽、花椒麵等調料,再撒下一些炒麵,裝進肥腸煮熟即可。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裕固族肉腸

搓魚子

搓魚子是當地人的叫法是搓魚面的俗稱。是甘肅張掖特有的傳統麵食小吃。將麵粉用鹽水和成麵糰,擀成0.5釐米厚的面張,切成四楞麵條,左手拿麵條。

右手在面板上將麵條子分段搓成一寸長的、兩頭尖的面魚,叫搓魚子。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做法略顯複雜,下功夫才可學會。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搓魚子

孫記炒炮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孫記炒炮

一種將比較粗的拉麵弄成一段一段的麵食。

炮仗子(回族): 俗話說"三天不吃炮仗子,心裡幹揪揪的"。

制炮仗子很講究,它是邊城飲食文化中的佼佼者,可與抓飯,拉條子相媲美。

原料有羊肉、蘑菇、青蘿蔔、土豆、西紅柿、菠菜等。

將麵粉和好後挫成圓條面劑子,用手揪成長約3釐米的小圓條(形狀就像放鞭炮的小炮仗似的)隨揪隨放入湯鍋裡。只能用手揪。揪炮仗子的技術熟練者一分鐘能揪100個,大小粗細都一樣,最後加入菠菜等即成。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孫記炒炮

臊面

張掖臊面講究"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來要精。傳統的臊面,將和好的面手工薄擀細切,形似韭葉,沸水煮撈。湯以雞湯為佳,牛、豬排骨湯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和姜粉等調好味後,再加入適量水澱粉,使湯達到一定的色度和濃度,勾好後的湯外觀晶亮透明,色香誘人。最後加入豆腐片,地道的躁麵湯用雞湯。撈麵澆湯,佐以肉片、蔥花、香菜、豆腐乾。本地人做臊面一般都是去壓面鋪買菠菜面或者灰鹼面回去做。如果沒地方可以買面自己做的時候,要在面里加鹼,以保證麵條的勁度和色澤,做湯的時候要在湯中加澱粉,保證湯的濃度,湯濃度大概達到用筷子在湯裡蘸一下之後,筷子頭上裹1毫米左右的湯汁。加胡椒粉使湯微辣即可。煮麵時間不宜太久,面熟後要及時撈出來,放在冷水中過一遍,面過多冷根據自己飲食習慣決定。如果不習慣吃冷麵,也可以放在溫水中過面。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臊面

張掖臊面的特點是用雙擀杖擀麵,麵條形同韭葉,薄似紙片,長如絲帶,嚼起來有筋有骨,吃後滿口餘香,澆以蔥花,蕪荽,豆腐丁,肉丁混合的臊子湯,香氣四溢,令人倍增食慾,百吃不厭。

現在比較正宗的臊麵館有:菜根香百年老店,糧貿餐廳,上秦鎮黃宏館子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臊面

釀皮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釀皮

張掖人使用精緻的麵粉用冷水攪拌,用手搓成一個大面團,然後在清水裡面反覆搓洗面團,在搓洗過程中要注意用力,不能用力過猛,把麵糰放進清水裡面搓洗主要是為了讓麵粉中的澱粉和蛋白質分離開。洗出澱粉之後,我們將麵糰放進蒸籠裡面蒸熟成麵筋,將沉澱出來的澱粉漿糊蒸成釀皮,等到釀皮蒸熟之後,我們用刀把釀皮切成細長條小片,然後添加麵筋、佐料攪拌均勻。佐料的話一般放油潑辣椒、芝麻油、香油、白醋、醬油、食鹽、小菜等配料,主要看個人喜好啦,放佐料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適量,放太多佐料味道比較重口,可能會影響釀皮的口感哦。一般大家喜歡夏天吃釀皮,吃釀皮可以開胃口,幫助大家增長胃口,清熱解暑。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釀皮

魚兒粉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魚兒粉

魚兒粉是甘肅省有名的漢族傳統小吃。用精細的大豆粉製作,形狀象小魚,顏色有白有紅,配上調料、小菜,活象一條條小魚在碗裡。吃起來清涼可口,既充飢,又止渴,是一種地道的夏令風味小吃,隨喝一聲"魚兒粉……吃",總招來不少顧客,賣者走街串巷,幾十年過去了,那悅耳動聽的晚喝聲仍縈迴在"老張掖"的耳邊。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魚兒粉

羅城麵筋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羅城麵筋

粉皮面筋是一種傳統麵食。在張掖農村,農民秋收後,家家戶戶,要曬粉皮面筋迎親接友,逢年過節或是喜慶之時,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臨時性招待食品。產婦坐月子時也由孃家贈送一籃粉皮面筋。現在農村曬粉皮面筋之風也還在流行。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羅城麵筋

張掖焦大頭牛肉小飯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焦大頭牛肉小飯

小飯因其面塊小、肉片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而故名。小飯所用輔料為當地產紅豆(即雲豆),粉皮和牛肉(羊肉、豬肉亦可)。紅豆煮熟後下入面塊,待面塊熟透後將煮熟的肉塊和粉皮一起繪入鍋內,調好味後即可食用。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焦大頭牛肉小飯

張掖風情民俗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裕固族

張掖自古以來就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古代,除漢族以外,先後有西戎、月氏、烏孫、匈奴、羌、吐蕃、回鶻、党項等14個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用智慧和勞動,與漢族人民一起,共同創造了張掖悠久燦爛的文明。當代張掖,分佈有37個少數民族。據2000年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口26959人,佔全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過或接近百人的少數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滿、朝鮮、彝等8個民族。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裕固族

獨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張掖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 裕固族有自己的語言。裕固語分為西部裕固語和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族語,保留較多蒙古語詞彙和語言特色。

都說“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到底張掖有什麼好呢?

裕固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