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輝縣市隸屬於新鄉市,地處豫晉交界,總面積2007平方公里,人口84萬。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文化先進縣和“中國綠色名縣”。

一、歷史沿革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西周共國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戰國共邑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西漢共縣

1、周為共伯國。戰國為共邑,屬魏。西漢置共縣(治今輝縣市區),屬河內郡。晉屬汲郡。東魏天平中屬林慮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改共縣為獲嘉縣。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唐朝共城縣

2、隋開皇四年(584年)移獲嘉縣於今獲嘉縣;六年置共城縣,治今市,屬河內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於縣置共州,四年(621年)廢共州,縣屬衛州。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金朝河平縣

3、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共城縣為河平縣。明昌三年(1192年)又改名蘇門縣。貞祐三年(1215年)於蘇門縣置輝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蘇門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輝州為輝縣,屬衛輝府。縣因輝州為名。清因之。

4、1913年屬豫北道,1914年屬河北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49年屬平原省新鄉專區,1952年屬河南省新鄉專區。1969年屬新鄉地區,1986年屬新鄉市。1988年撤銷輝縣設立輝縣市,由新鄉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清道光《輝縣誌》:“因百泉威惠王祠有清輝殿,改蘇門縣為輝州。”

三、風景名勝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1、百泉湖。有“北國小西湖”之稱,位於輝縣西北2.5公里的蘇門山下,始建於周朝,泉水清澈,有歷代碑刻350餘方,是河南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2、八里溝景區。AAAA景區。位於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區,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九寨、青城之幽,黃山、峨眉之秀,人稱“太行之魂”。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3、關山地質公園。位於輝縣市上八里境內,面積約34平方公里,是一座25億年前山崩地裂形成的地質遺蹟奇觀。景區內分為花山、盤古河、百寶洞三大景區和峰景苑、石景苑、迷宮苑、石柱苑、橋洞苑十一個苑區組成。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4、回龍天界山。位於輝縣上八里鎮境內,有絕壁穿山公路、龍口瀑布、老爺頂等各類景點百餘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5、白雲寺。位於輝縣市西35公里的白麓山下,始建於唐代,原名白茅寺,又稱夢覺寺。寺內有單簷懸山大5間。其它中殿、山門、東西陪殿及出廈閣樓等50餘間。寺後有元代石塔2座,雕刻精緻,寺東有宋代五百羅漢碑,紀事翔實。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6、萬仙山景區。位於輝縣市西北55公里的太行山腹地。國家AAAA景區,境內有四大雲梯、四大洞穴、四大仙潭、四大奇景,紅巖絕壁大峽谷堪稱國內一絕。這裡峰奇嶺峻,潭長漳深,洞奇林密,氣候宜人,譽為“太行明珠”、“華夏奇觀”。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7、秋溝景區。位於輝縣市南寨鎮境內,主要有紅色娘子水庫、五龍峽、五龍潭、南天一柱、小南湖、白龍洞、白龍潭、石缸嶺、一線天、觀景臺、桃花灣等景點。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8、九蓮山景區。因有九峰相連,酷似蓮花而得名。AAAA級景區,主要景點有九蓮潭、天壺瀑布、西蓮寺、天孕潭、演水壁、群瀑溝、蓮花洞、後靜宮、煉石灘等。

河南省輝縣市,古稱共縣、共城、河平,全國文化先進縣

9、普救寺。位於河南輝縣市西19公里處,今建有大雄寶殿,地藏菩薩殿、觀間閣、唸佛堂、藏經樓、居士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