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特別報告,令人深惡痛絕的結論,關乎你我

聯合國氣候變化特別報告,令人深惡痛絕的結論,關乎你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負責對氣候變化的社會影響進行客觀分析的全球機構-發佈了一份強有力的報告報告星期天晚上。

它得出的結論是,將地球變暖限制在工業革命前僅1.5攝氏度(2.7華氏度)將需要“社會各方面發生迅速、深遠和前所未有的變化”。

“未來幾年可能是我們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環境科學家、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黛布拉·羅伯茨(DebraRoberts)在一次採訪中說。陳述.

自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1攝氏度。是因為它是12萬年來最熱的.

2015年,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聚集在巴黎,希望減輕全球變暖帶來的破壞性後果。叫巴黎協定各國一致認為,到本世紀末,應做出雄心勃勃的努力,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這樣做可以避免歷史性降雨事件的災難性影響,特大幹旱,以及巨大冰原融化。美國是唯一反對該協議的國家,特朗普總統宣佈他將於去年退出該協議(從技術上說,他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宣佈這一協議)。

但在這份最新報告中,IPCC發現,為了將氣溫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碳排放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大幅減少,2010年45%的水平。這種過渡將是完全前所未有的。

聯合國氣候變化特別報告,令人深惡痛絕的結論,關乎你我

技術不是唯一的限制因素。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我們知道如何在不燃燒化石燃料的情況下創造能源,但無論是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還是快速工業化的國家,都必須在未來幾年內開始戲劇性地改變能源生產。

“在化學和物理定律範圍內,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是可能的,但這樣做將需要前所未有的改變,”氣專委首席科學家吉姆·斯凱亞(Jim Skea)在一份聲明中說。

總體而言,這一目標更加雄心勃勃:IPCC得出的結論是,到2050年,淨碳排放量需要降至絕對零。

但是,即使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沒有實現,研究人員-像美國宇航局的氣候科學家加文·施密特-也強調了這場戰鬥並沒有幾乎失敗。任何形式的大幅度減少碳排放仍然會對我們未來的事業有所幫助,也許會有很大的幫助。

聯合國氣候變化特別報告,令人深惡痛絕的結論,關乎你我

即便如此,地球變暖超過1.5攝氏度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以下是最新報告所預測的在一個更溫暖的世界裡,我們可以預見到的最好的科學成果:

1.為更炎熱的日子做好準備

極端熱事件的增加是全球變暖的一種更簡單的影響。

所有時間的溫度記錄如下已落在夏季,地球背景變暖-由於氣候變化已經發生的溫度上升-會產生正常的熱浪事件有力的推動.

B1.1.5C和2.0C的明顯氣候差異:2C會有更炎熱的天氣&取決於你居住的地方,你可能會看到更大的暴雨和/或更大的乾旱。

在2攝氏度,極端變暖將發生在全球主要人口中心,包括北美,地中海,和亞洲的廣大地區。

報告說:“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而不是2攝氏度可能會導致經常接觸極端熱浪的人數減少4.2億,而暴露在異常熱浪中的人數將減少約6500萬。”

熱浪殺更多人任何其他類型的自然災害。

2.無冰的北極

在2攝氏度時,北冰洋-傳統上夏季被厚厚的海冰覆蓋-完全沒有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這,這個會引發進一步的變暖就像明亮的冰將陽光反射回太空,而不是讓它被海洋吸收。

作者寫道:“人們對夏季北冰洋在2°C時的無冰概率比1.5°C高得多有很高的信心。”

在2攝氏度-如果我們停止那裡的變暖-很可能每十年就會有一個沒有冰的北極。在攝氏1.5度時,這樣的事件可能每世紀只發生一次。

3.大塊冰原融化

作者寫道,在2攝氏度時,本世紀末海平面上升大約比1.5攝氏度高出10釐米。但是,溫度超過2攝氏度的問題確實在醞釀,這種變暖可能引發地球主要冰原的崩塌,比如覆蓋南極洲和格陵蘭的冰原。報告總結說,這將導致海平面“多米”上升。

即使在1.5到2攝氏度的溫度下,IPCC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這種冰蓋不穩定可能會引發“中等可信度”。

古氣候告訴我們,全球變暖的1˚C和2-3˚C之間的差異可以是格陵蘭冰蓋和沒有格陵蘭冰蓋的差異。

4.珊瑚破壞

地球上廣闊的生物多樣性珊瑚礁幾乎沒有時間適應海洋的劇烈變化,特別是變暖和酸化。

超過90%的被困在地球上的熱量最終聚集在海洋中-而重複的海洋熱浪已經被證明是可怕的大面積的珊瑚。更重要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達到了8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逐漸被海洋吸收,增加了水的酸度。這,這個吃光在珊瑚的骨架上。

如果氣溫上升1.5攝氏度,珊瑚已經受到嚴重打擊,全球損失達70%。報告總結說,2攝氏度的躍升意味著大約99%的珊瑚將從地球上消失。

氣專委報告顯示,即使我們限制,大部分珊瑚礁在未來30年內也將消失。全球變暖至1.5攝氏度(“巴黎協定”的目標)。

我們必須把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這樣我們的珊瑚礁才會有未來。

5.雨,雨

下雨是好事。但不是在極度的洪水中.

每升溫1攝氏度(1.8華氏度),空氣就能容納7%的水。這意味著更多的雨,特別是在大風暴期間。

該報告的作者寫道:“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限制了幾個地區暴雨事件增加的風險。”報告引用了北美東部、中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地的例子。

颶風“預計強度還會增加”,因為更強的風暴與更強的降雨有關。

6.窮人越來越窮

作者寫道:“預計氣候變化將成為貧困乘數,這意味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會使窮人更加貧窮,並增加生活在貧困中的總人數。”

隨著氣溫上升,依賴農業的社區,包括飼養牲畜的社區,預計將受到重大打擊。

“預計全球變暖1.5°C(而不是2攝氏度)將減少氣候對某些地區作物產量和營養含量的影響,”報告說。這包括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地區。

你住的地方呢?

並不是世界上的每一個地區,或者你的鄰里,都會受到所有這些影響。但超過1.5攝氏度,重大後果可能不可避免地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例如,加州將經歷更多的嚴重乾旱和極端洪水交替時期(這已經開始了).

IPCC希望限制這些影響,而這樣做最終意味著我們將在2050年前完全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然而,將溫度升高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是關鍵的第一步。

“我們正處在十字路口,”警監會推特週日晚上。“從現在到2030年發生的事情是至關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