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凝固在紅崖巖浪


雖說已在造物之力的雕琢下度過了億萬年頭,紅崖國家紀念地卻至今是一處罕為人知的孤絕奇觀。圖:在紀念地西北方的荒野地帶,穿越“一線關”的河床小徑起初又寬又淺,之後逐漸收窄變深。徒步者會在這一帶碰上不同的危險,視季節而定:有時焦渴脫水,有時卻被捲進暴發的山洪。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人們稱它為“蜜月小徑”。89A號公路順著帕里亞高原的邊緣,部分與18世紀方濟會探險家行走的路線重合;摩門教徒前往猶他州聖喬治時也走這條路,旅程的目的往往是去結婚。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帕里亞河在與其同名的高原上切出了一條越來越深的峽谷。谷壁巖畫反映著曾棲居此地的普韋布洛等原住民的足跡。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背倚亞利桑那州壁立千仞的紅崖,1929年修建的納瓦霍大橋伴著1995年落成的新橋一起橫跨科羅拉多河。舊橋現在專供遊人徒步往返。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巖浪”內百轉千回的彩色波浪線,是這處紀念地最著名的地貌景觀。山洪年復一年激盪過石化的沙丘,硬是衝開這條通道,暴露出砂岩中富含鐵質的條紋。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在狼丘的怪石陣內,一根被來人戲稱為“圖騰柱”的天然巖柱佇立夜空,長時曝光的畫面記下了星辰的軌跡。巖體上的條紋和樹的年輪一樣,顯出歲月的流逝。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盈盈小湖映著湛藍的天光,此地名“白窠”,是帕里亞高原的地質奇觀之一。在億萬年的歲月裡,地下水漂盡了這片砂岩的紅色,風霜則把石面打碎成不規則的多邊形。攝影:理查德·巴恩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