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疑似越位”有效,塔爾德利的同樣進球被誰吃了?

杜威“疑似越位”有效,塔爾德利的同樣進球被誰吃了?

杜威的“疑似越位”進球

讓我們先看動圖,這是3月11日下午正在進行的中超聯賽第二輪貴州恆豐與河北華夏幸福的進球截圖,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當時是河北華夏幸福客場一球領先貴州,貴州恆豐獲得前場定位球,只見切裡一記弧線球傳中!!禁區後點!杜威跟上頭球一頂!!皮球直入球門!

邊裁示意此球無效,屬於越位進球,但通過與視頻裁判溝通,主裁判最終裁定此球有效,因為杜威得球瞬間,杜威並不處於越位位置,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友並示得球,也未對對方防守球員有什麼明顯干擾,所以此球有效!

看到這球判定有效的瞬間,我馬上就想到了昨晚魯能塔爾德利幾乎與此一模一樣的進球,如果仔細看動圖分析,稍微有點足球常識的球迷就可以看出在 魯能隊員傳“出”球的瞬間,九號塔爾德利的位置並不越位,如果說有處於越位的隊員,那是佩萊,可佩萊並未得到球,雖然他起跳“想”得球獲利,但並未觸球,也並未對守門員構成明顯干擾,塔爾德利是從後邊高速插上後得球進攻並最終破門的,仔細對比這兩個動圖,既然杜威的進球不算越位,為什麼光頭老塔的進球就越位了呢?

同樣是藉助了視頻裁判,一個是認定有效,一個是認定無效,我就納了悶,同樣是裁判,為什麼差別就那麼大尼?

杜威“疑似越位”有效,塔爾德利的同樣進球被誰吃了?

山東魯能塔爾德利的“疑似越位”進球

如果說這個越位球存在爭議,那同場比賽當中發生在同一個隊員身上的同等性質判罰又說明了什麼呢?

仔細看,魯能斷球后發動反擊,長傳找到迅速前跑的塔爾德利,注意看圖中塔爾德利得球瞬間時所處的位置!他並未越過中線,也就是說他還在自己的防守半場,沒過中線,沒在對方的防守半場,又哪裡來的越位球呢?

我真的開始懷疑那位邊裁的裁判員資格是怎麼得來的,難道這資格證書也是通過找“槍手”非法獲得的?如果不是,那他竟然連這點最基本的足球常識都沒有麼?

如果沒有,他為什麼站到了中超足球聯賽的比賽執法現場上?

如果有,那既然不是能力方面的欠缺肯定就是主觀的故意使然了,是什麼讓他如此主觀,難道還有什麼見不得光的場外因素麼?

雖然比賽已經過去,裁判拙劣的表現也未從根本上改變比賽的結果,但這場比賽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卻值得中國足協高度重視,在此,我又想起了魯能本賽季的首場比賽,想起了那位外國裁判,兩場裁判橫向一比較,差別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尤其是在一場比賽中出現多次有問題判罰,這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足球的形象,阻礙了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讓球迷在花錢看比賽的同時,感覺如吃了蒼蠅一樣的“不吐不快,欲吐不能”!

杜威“疑似越位”有效,塔爾德利的同樣進球被誰吃了?

塔爾德利的“疑似越位”單刀

到底什麼是“越位”?

我專門又搜了遍360搜索,現在援引幾段供大家交流!

(以下文字屬於網絡搜索,非本文作者原創,特此說明)

越位(Offside)

是始創於1874年的《足球比賽規則》。它對進攻方向前傳球時接球運動員允許站到的位置作出嚴格限制。

即 在進攻方出球球員出腳的瞬間,在對方半場,接球球員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距離球門更近,同時比球距離球門更近,並試圖藉此位置干擾對方球員爭球,干擾比賽,接門柱橫樑及對方身上反彈球就會被判罰越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球門球並不算越位 。

2003年,FIFA提出判斷越位違例比以往更嚴格的指引以便鼓勵攻勢足球。根據這一指引,球員處於越位位置不會總被判罰,而是依賴於他的行動和具體位置。在這項修訂中,如果得球的隊員並不處於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時刻有一個不實際影響比賽的隊友處於越位位置,也不會被判罰。

進攻球員在出球時那一刻(不管是否是傳球還是射門,觸球出球那瞬間),在進攻半場(我方防守半場的另一半場)其他我進攻方球員,他們所在的位置點構成的平行於底線的線是否比倒數第二個防守球員更靠

杜威“疑似越位”有效,塔爾德利的同樣進球被誰吃了?

圖片源於網絡

越位圖解近底線(倒數第二個防守人員平行於底線的線為越位線,越位線到底線甚至出了底線為越位區,越位線最多到中線),以及是否同時比足球更接近對方底線。達成條件後視為處於越位位置。但處於越位位置不犯規。

判罰越位的關鍵,不是在隊員接球時而是在同隊隊員傳球時即同隊隊員踢球或頂球的一剎那。當傳球時,接球隊員如果不處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時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罰越位。相反,雖然隊員在同隊隊員傳球時處於越位位置,然後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則應判罰越位。在對方隊員踢球時,同隊隊員停球或帶球時,無論哪方的隊員,無論在何位置,均無越位犯規可言。因為判定越位是指同隊隊員傳球時的一剎那,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