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荷蘭阿姆斯特丹珠寶設計師蓋辛·哈肯伯格(Gésine Hackenberg)曾接受過“金匠”非常傳統正規的訓練,習得了一身“設計與製作貴重金銀珠寶首飾”的過硬本領。如今,她另闢蹊徑,竟讓製作珠寶首飾的原始材料從日常可見的普通之物“陶瓷餐具”中提取,讓人深感意外。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眾所周知,陶瓷,天然粘土入窯燒製而成,雖然歷史中留傳下來很多貴重的陶瓷古玩藝術品,但因為它們的原材料是土,市場上現在目前流通的陶瓷製品價格相當便宜,人民幣十幾塊錢就可以在超市中買到花樣成色皆不錯的碗、罐、盤、碟、杯。它們是家家戶戶都不缺,家家戶戶都在使用的廉價家居日用品,實在難以讓人與貴重的珠寶首飾聯繫在一起。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對蓋辛·哈肯伯格來說,她厭倦了傳統觀念對珠寶首飾的束縛,於是毅然放棄了黃金白銀、珍珠寶石等貴重材料,反而將她從二手市場淘來的復古風格陶瓷餐具作為原始材料,在上面打孔挖洞,摳出來一塊塊圓圓的如紐扣一般的珠子形狀,穿連成一條條古色古香的項鍊,鑲嵌成一個個清雅別緻的耳環、胸針、戒指…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這些摳下來的小“紐扣”或小“珠子”,上面自帶著陶瓷餐具原本的花紋圖案與質感光澤,把它們同餐具擺放在一起時,相得益彰,互相襯托,讓珠寶首飾與鏤空了的陶瓷餐具們都成了一件件獨特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蓋辛·哈肯伯格彷彿在向全世界自豪地宣告:誰說珠寶一定要名貴的金屬或寶石才行?!

目前,蓋辛·哈肯伯格的作品已經被髮表在許多國際出版物上,並被收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英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英國麥瑪·米德爾斯堡現代藝術研究所(Mima Middelsbrough Institute of Modern Art)和美國紐約藝術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等著名藝術館中。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蓋辛·哈肯伯格,1972年出生於德國,曾在德國普福爾茨海姆專業學院(Fach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Pforzheim)學習珠寶設計。後來,她又獲得了比利時哈瑟爾特MAD藝術學院(MAD School of Arts)的藝術碩士學位,後來,自2008年開始,她兼任了比利時哈瑟爾特MAD藝術學院(MAD School of Arts)的客座教授,主要教授學生金屬工藝課程,現在,她長期生活工作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古色古香的陶瓷餐具被刺穿成可穿戴的藝術品

藝術素養慢慢養,一起NewB才是真NewB!

你還在偷偷摸摸地長見識嗎?

圖| Gésine Hackenbe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