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主力軍艦——北洋八大遠


圖為晚清名臣李鴻章,安徽合肥人,字漸甫或子黻[fú],號少荃(泉),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晚清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海軍的創始人。在清政府第一次海防大籌議中,以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海防派”認為國防的重點應該由塞防轉移自東南沿海,加強海防建設。在第一次海防大籌議之後,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北洋水師開始有所發展,本期圖集著重講述北洋艦隊主力軍艦——“八大遠”。

圖為北洋水師主力軍艦停泊在軍港內。在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海防大籌議之後,清政府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經過近20多年的努力,中國海軍新式軍艦逐步增加,北洋、南洋、廣東、福建四支水師已初具規模。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立之時,中國才破天荒地擁有了第一支當時在整個亞洲軍事實力屬於一流的近代化海軍艦隊。

圖為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鐵甲艦,定遠級作為中國裝備的唯一一級遠洋型炮塔式鐵甲艦,該級艦總共建成兩艘,並作為姊妹艦服役於清國北洋水師中,分別為“定遠”號、“鎮遠”號。其中,定遠艦作為北洋水師的旗艦,於1881年5月31開工建造,1881年12月28日下水,1883年5月2日服役。其中“長崎事件”便發生於1886年8月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定遠、鎮遠、濟遠等艦結束在朝鮮海域演習任務後取道日本歸國途中。


圖為1895年,被日軍俘獲後從旅順開往日本軍港的鎮遠號。鎮遠是定遠號的姊妹艦,其輸出功率為7200馬力,高於定遠號的6000馬力,航速高達15.4節。鎮遠和定遠的主要武器除了4門威震亞洲的305毫米口徑主炮,艦首尾還各配備了一門150毫米口徑克虜伯1880式鋼箍套炮,有效射程11000米,這兩門火炮分裝於首尾的兩個炮罩內,完全依靠人力轉動。

圖為1895年3月下旬被日軍俘獲到達日本吳港的濟遠艦。對於濟遠艦,想必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很瞭解這艘北洋水師的巡洋艦,作為濟遠艦管帶的方伯謙在豐島海戰與黃海海戰中兩次逃離戰場,使得這艘從德國高價購進的穹甲巡洋艦最終在威海衛保衛戰中被日軍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炮擊旅順203高地時觸雷沉沒,而管帶方伯謙也在黃海海戰後被清廷定罪行死刑。

圖為正在高速航行的致遠艦。致遠艦由英國人懷特所設計,該級艦共有兩艘,分別為致遠和靖遠。致遠艦的主炮為三門210毫米克虜伯後膛炮,其中兩門主炮裝備在艦首的雙聯座炮臺上,火炮的轉動以及彈藥提升都由設計的水壓動力系統完成。其次致遠艦也是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巡洋艦,但在黃海海戰中,由於彈藥用盡,管帶鄧世昌不得不下令撞向敵艦,但不幸被日艦擊沉,鄧世昌在內的大多將士均為國捐軀。


圖為停泊在樸次茅斯軍港的靖遠艦。作為致遠艦的姊妹艦,在黃海海戰中由管帶葉祖珪指揮下同日艦艱苦作戰,在致遠艦沉沒不久後,靖遠艦水線部位被日艦炮彈所傷,進水甚多,便不得不退離戰場行駛至大鹿島附近,在經過草草修理之後又繼續加入戰鬥。後在威海衛保衛戰中,靖遠艦被日軍佔領的炮臺輪番擊中,在葉祖珪和丁汝昌的考慮下,為免資敵,最終由廣丙艦徹底擊沉,北洋水師也於不久後全軍覆沒。

圖為北洋水師經遠艦,管帶是在黃海海中壯烈犧牲的林永升。此級艦是德國裝甲巡洋艦的開山鼻祖,其姊妹艦為來遠艦。設計的正常排水量為2900噸,長82.4米,寬11.99米,最大赤水5.11米,功率4400匹馬力,航速16節,煤倉容量在參考了濟遠艦的基礎上大大增加,儲煤量達到了320-350噸。但經遠級裝甲巡洋艦除了裝備兩門210毫米的前主炮和兩門150毫米副炮之外,竟然沒有在其尾部安裝大口徑副炮。

圖為經遠艦的姊妹艦來遠艦,來遠艦管帶是黃海海戰中表現勇敢的邱寶仁。雖然經遠級裝甲巡洋艦偏重軍艦艦首火力,但也並沒有將軍艦尾部空間全部捨棄,而是取而代之的在其尾部安裝了兩門150毫米火炮以及兩門75毫米舢板炮、兩門47毫米哈乞開司速射炮、兩門37毫米哈乞開司五管連珠炮,雖然擁有眾多小口徑火炮,但在一定程度上經遠級尾部的火力還是隻能用來自御。1895年2月6日,來遠艦在劉公島海面被日本小鷹號魚雷艇擊沉


圖為1895年5月14日在日本吳港中的平遠艦。作為當時中國造船工業最高水平,也是中國首艘自制的岸防鐵甲艦,在不被李鴻章所看好的情況下最終被編入北洋水師,但在黃海海中,平遠號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其發射的一枚260毫米主炮炮彈甚至擊毀了日軍旗艦松島號的主炮,並險些導致其爆炸。平遠號唯一的缺點就是火炮搭載的太少,畢竟也只有2150噸的排水量,其次就是主機功率不足,該艦航速僅僅能達到10.5節。

威海衛保衛戰之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平遠號與其他在保衛戰中倖存的北洋水師軍艦被日軍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繼續服役。經過日軍修理的平遠號參與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旅順港附近的警戒任務,後因觸雷而沉沒,這艘代表了晚清造船工業最高水平的平遠號,不僅參與了黃海海戰,更以日本軍艦的身份參與了日俄戰爭,在觸雷後的一瞬間引發大爆炸,最終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