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安踏體育收購亞瑪芬終於落槌定音,安踏體育公告稱,已經初步完成收購的公開要約。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安踏搞定亞瑪芬

3月12日,安踏公告稱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 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已成功完成自願性建議現金收購亞瑪芬體育公司(簡稱“亞瑪芬”)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的公開要約。稍後晚間,在集團官方微信上,安踏還披露了專門針對本次收購“後續要約期”的相關條款、財團與安踏對收購的後續規劃,以及投資方高管表態等針對本次收購的細節。

公告顯示,根據最終收購要約結果,接受要約收購的股份約佔亞瑪芬體育所有股份及投票權的94.98%(不包括亞瑪芬體育或其他子公司持有的股份)。

安踏體育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還透露表示,財團在未來幾個月,將與亞瑪芬體育合作,以完成私有化,並策劃出能充分發揮其未來潛力的增長計劃。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而為使其餘股東的股份可以接受收購,投資者財團決定根據收購要約的條款及條件開展一個後續要約期。後續要約期將於芬蘭時間2019年3月13日上午9:30開始,並於芬蘭時間2019年3月27日下午4:00結束。在後續要約期期內,要約收購可根據要約收購的條款及條件所載的接納程序予以接納。接納具有約束力,且不得撤回。

投資者財團將於2019年3月28日前後公佈後續要約期期內有效收購股份之初步百分比,並於2019年4月1日前後公佈最終百分比。後續要約期期內有效收購股份之要約代價將於2019年4月2日前後予以支付給股東。接受收購的股東收取款項的實際時間將取決於金融機構進行付款程序所需的時間。

決戰國際市場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資料顯示,亞瑪芬體育1950年成立、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是世界頂級體育器材品牌管理集團。旗下擁有Arc'teryx(始祖鳥)、Salomon(薩洛蒙)、Wilson(威爾遜)等多個全球知名的品牌,產品多定位於“高端中產”,完成本次收購後,該集團宣佈開始正式進入“中資控股時代”。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網球拍Wilson和登山鞋Salomon,亞瑪芬體育的其它品牌還包括戶外裝備始祖鳥,滑雪設備Atomic,健身品牌Precor,騎行品牌Mavic,和棒球棒Louisville Slugger等13個品牌。截至報告期末,亞瑪芬體育在全球共有364家零售門店,較上一年新增了40家門店,關閉42家門店,此外還包括2018年6月,亞瑪芬以19億丹麥克朗收購的北歐運動時尚品牌Peak Performance的78家門店。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內,亞瑪芬體育銷售額同比增長10%至8.74億歐元,有機收入增幅為5%,毛利率為44%。2018全年該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26.78億歐元,約摺合人民幣202億元。息稅前利潤增長7.9%至2.31億歐元。

按地區分,亞瑪芬體育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11.63億歐元,佔總銷售額的43%;美洲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4%至11.24億歐元,佔總銷售額的42%;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3.92億歐元,佔總銷售額的14%。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不得不說,亞瑪芬是一家好企業,不管是產品線設置,還是品牌佈局,抑或是渠道分佈,以及業績狀況,都處於很好的狀況。更關鍵的是,這些要素,與安踏形成良好的互補作用:安踏在體育服飾上有獨到之處,亞瑪芬在體育器材上,品類豐富。正是:你有的,正是我需要的;我有的,也是你需要的。恰好相互之間,形成良好的互補。

安踏底氣十足

作為這次併購財團的牽頭者,安踏在2018年又交出一份讓投資者滿意的“成績單”。

安踏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大漲44.4%至241億元;淨利潤增長32.9%至41億元。營收和淨利潤兩項核心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並且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業績連續多年,保持雙位數增長,說明安踏處於一個高速增長的擴張期。這是支撐安踏通過併購,快速國際化的基礎,也是安踏尋求公司產品線更豐富、品牌更高端的底氣所在。

因為安踏已經成長為中國市場第一品牌,不管是營收,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是中國體育用品的NO.1。而在中國市場已經坐上“老大寶座”的安踏,國際化顯然已經迫在眉睫。如果通過“細水慢流”,逐漸擴張國際市場,顯然也是一個選擇,但對於正處在高速增長區間的安踏,顯然這種模式是不能滿足安踏在全球市場的慾望。通過跨國併購,是更好地選擇。

更關鍵的是,安踏在併購領域,已經很有經驗,並得到極大的鍛鍊以及收益。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2017年,安踏早前披露的消息顯示,FILA 的整體發展速度超過50%,尤其是當年第四季度成長速度達到85%至90%,FILA的業務在集團總收入的佔比超過20%。

2018年,安踏品牌的零售額同比增長10%至20%,以FILA為主的其它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增長達85%至90%。在多品牌戰略下,安踏在中國擁有經營權的國際品牌有運動時尚品牌FILA、韓國戶外品牌Kolon、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冬季運動品牌Descente和童裝品牌Kingkow等。這些品牌,都是通過資本手段併購而來。

手中有錢,業績高增長,運營有經驗,安踏對併購之後的亞瑪芬系列品牌,顯然是胸有成竹。

而且併購之後,完全彌補了安踏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的弱勢,可以與現有中國市場,形成完美的互補。

閩商觀察

還是資本手段好用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成功之後,將在國際市場與跨國巨頭企業進行“貼身肉搏”。這是經濟規律在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到。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但先天不足,讓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處於相對弱勢。這個先天不足,包括中國企業在歷史沉澱上的不足,在技術儲備上的不足,在市場佈局方面的不足。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新來者”。如果依靠企業內生力量,進行滾動發展,顯然不合適現在日新月異的國際市場,不但需要大量的開發成本,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而時間,有時候才是最大的成本。

日益增強的全球市場競爭壓力,迫使哪些優秀企業,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決”。作為中國體育用品第一品牌,安踏也不例外。而安踏選擇的方式,是通過跨國併購,來佈局自己的全球化經營,以便開發新市場或者利用生產要素優勢,建立自己的國際化生產基地、研發體系以及銷售網絡。

因為企業通過併購,可以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憑藉競爭對手的減少來增加對市場的控制力,還可以通過併購來進一步加強企業對終端資源的整合。通過併購,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顧客或市場進行專門的生產和服務,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通過併購,企業可以在專利技術上,節約大量的開發成本以及時間成本。

就像吉利汽車一樣,將沃爾沃轎車併購之後,一舉進入國際豪華車陣營,業績持續增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紫金礦業,更是通過大量的併購,成長為跨國礦業巨頭。恆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福邦特己內酰胺及相關業務,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及硫酸銨供應商。

安踏收購亞瑪芬落槌定音,躋身全球三強名至實歸

而安踏通過前期的併購,進一步鞏固了自己中國體育用品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從安踏近年來的年報可以發現,安踏主品牌也在持續增長,但增長速度不如其併購的品牌增長速度。而將亞瑪芬“攘入懷中”,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體育用品供應商三強的位置,極大的縮短安踏在國際市場崛起的時間。2018年亞瑪芬營收約202億人民幣,安踏營收241億人民幣,如果用簡單的加法,那麼就是400多億人民幣,這樣的業績顯然是非常炫目的。

時代不同了,企業壯大的“武器”也迥然相異。從稀缺經濟成長起來的中國本土企業,從無到有,從局部到全局;由中國而世界,迅速成長壯大,但這也是一條艱難而漫長的路。

當然,併購不是一把“萬能鑰匙”,如果是,那單純就是比錢的遊戲,尤其是跨國併購,更是蘊藏重重風險,包括併購對象之間的管理方面的磨合,併購企業所在國家政策、法律、文化方面的衝突;以及併購對象是否有良好的互補性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但路是走出來的,只要有勇氣,有智慧,有方向,那麼路也必將越走越寬敞,越走越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